早上九点,安吉县灵峰街道碧门村“旷野咖啡”已飘散着咖啡香气。主理人范启望忙着招呼陆续进店的客人,午后的高峰时段,这里更是座无虚席。2023年,范启望因带队参加“两山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安吉结缘,最终选择留在安吉创业。“安吉真的把青山绿野变成了‘乡创空间’。政府扶持力度大、人才引进政策好。我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工作人员说‘来安吉大胆去做,其他就交给我们’。”范启望点赞道。
这杯热气氤氲的乡村咖啡,恰是安吉推动青年入乡发展的一角“拼图”。早在2020年,安吉县就依托美丽乡村发展优势,开始在乡村探索布局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青创项目等,鼓励引导青年入乡创业。2022年,安吉又将“引进十万青年大学生”作为全县第一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3年,该县全力聚引青年入乡发展、返乡创业,围绕“引、育、留、帮、用”等环节出台扶持政策;2024年,还出台《安吉县青年入乡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青年入乡发展工作的“四梁八柱”。
经过多年实践,青年入乡发展在安吉形成了一定趋势规模——乡村创业场景更加丰富,引人留人机制更加完善,乡村发展活力更加凸显。青山绿水间,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已蔚然成势。数据显示,三年来全县累计新增就业创业青年超4.8万名,引进乡村创客团队超百支,引育青创项目735个。
青年入乡,安居是首虑。“在前期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购房是入乡青年关心的首要问题,也是推动青年长期留安的重要一环。安吉按照‘零首付购房、零压力创业、零负担安居’的原则,在全省创新实施‘土地出让、国企承建、按份共有’模式下的‘共有产权住房’新举措,入乡青年根据学历可享受10-50万元的补贴。”安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青年到安吉任何一个乡镇都能享受到免费拎包入住的创业办公环境。在资金要素保障方面,我县创新推出‘补贴直达快享’‘创业无息贷款’,设立各1亿元的‘两山人才基金’‘两山梦想基金’和‘青年入乡发展专项创业贷’,搭建资金供需桥梁。”
如果说政策是土壤,那么好的产业和企业便是吸引青年扎根生长的“基质”。在传统行业产能相对饱和、扩张投资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安吉敏锐瞄准青年就业参与度高、认可度高的新经济赛道,搭建“两山”未来科技城、灵峰智慧谷等新经济集聚平台,形成强大的“逆向虹吸”效应,使得一批又一批高校人才主动来安吉就业。
今年6月底,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在建项目陆续交付使用,陈之锐的“祉house”就是其中的业态之一。“我之前参加了安吉青创学院培训班,学到了很多‘干货’。我们想推出‘楼顶市集’的概念,计划先打造龙虾和兰州辣子烤肉两个档口,相信这是年轻人愿意过来的地方。”主理人陈之锐说。
引凤来栖,更要助其长鸣。陈之锐提到的安吉青创学院就落地在青云汇科创中心。这座位于绿水青山间的“学校”一站式集成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场地链接等内容,孵化乡村主理人,并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服务。今年,青创学院还与小红书平台达成小红村全国首个县域战略合作试点,开设小红书主理人运营培训课程,帮助青年入乡发展度过“困难期”。曾创作出单日单点销售8818杯村咖的安吉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就是安吉青创学院培训班第三期班主任,他说:“乡村振兴需要‘造血’能力,年轻人需要承载梦想的舞台,青创学院为两者架起了桥梁,推动更多业态在安吉落地。”
安吉联大全国大学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刁苏文是一名“新安吉人”。“我们团队成员均非本地人,两年前受安吉青年入乡发展的召唤来到这里。我们基地主要是在全国为安吉匹配产业对口的高校,并将大二的学生引入安吉,在安吉完成为期一年的学习和实践,以‘产教融合’模式推动更多青年参与乡村发展。”刁苏文介绍,截至去年底,基地已接收800名学生(含80名常驻、720名轮训),有效提升青年入乡的转化效率。
农文旅融合赛道也是当前青年创业的一片热土。近年来,安吉进一步盘活农旅闲置资源,以项目推动闲置资源转化,如今一批青创项目已在全县各地开花:山川乡大里村IN竹野躺平基地预计年营收超900万元;孝丰镇夏阳村小杭坑生态营地带动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至300万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安吉的“懂”,并非简单的迎合,而是着力打造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风尚和融合治理等全链条支持生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青年入乡发展为主要标志的县域乡村现代化实践路径,让乡村成为青年的用武之地、逐梦之地和归心之地。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