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增3个小麦、水稻新品种,它们长得好、产得多
在农业发展进程中,水稻和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始终备受关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效,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培育和推出优质品种。
近日,农业农村部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继公布新一批品种审定结果,其中,来自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3个小麦、水稻新品种正式通过审定。
其中,小麦新品种‘浙农麦1号’通过国家审定,水稻新品种‘浙早226’‘浙粳优1413’通过省级审定,为浙江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优质种源支撑。
一起看看这3个新品种它们各自的亮点和优势——
小麦新品种‘浙农麦1号’分蘖强、矮杆抗倒伏、丰产性好
‘浙农麦1号’弱春性,全生育期199.9天,比对照品种扬麦20熟期晚1.4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短,叶色灰绿,分蘖力较强。株高81.1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中。穗长方形,长芒,红粒,籽粒软(粉)质,饱满度饱满。亩穗数32.5万穗,穗粒数39.7粒,千粒重42.4克,丰产性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组的浙江省、湖北省及上海市全部,河南省信阳市全部与南阳市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栽培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害。
水稻新品种‘浙早226’高产、转色好、谷色黄亮
‘浙早226’属中迟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中等,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后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籼稻种植。
栽培要点适当增加落田苗,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断水过早,注意病虫害防治。
水稻新品种‘浙粳优1413’高产、转色好、中抗稻瘟病
‘浙粳优1413’属连作籼粳杂交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中等,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栽培要点注意病虫害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不宜断水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