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崇州市隆兴十万亩片区)里,稻浪翻滚、机声轰鸣,5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同步作业。2025年秋收首镰正式启动,预计崇州市32万亩高标准农田水稻平均亩产将达555公斤,总产量突破17.7万吨。
在这丰收的背后,是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与崇州市水务局的高效协同与科技赋能。面对今年复杂的气象条件,两部门早谋划、早行动,依托都江堰灌区“一体化”调水机制,联合制定《春灌水资源动态调度方案》,对灌区59座闸门实施联调联控,春灌育秧泡田期间日均向崇州隆兴、白头等核心产粮区精准配水34万立方米。双方累计协调调水2500万立方米,保障了3.6万亩育秧田用水需求。
通过实时分析土壤墒情与作物需水规律,外江管理处将灌溉周期从30天压缩至20天,节水效率大幅提升,并优化岷江来水分配,充分利用每一滴水。崇州市水务局则聚焦“最后一公里”,修复渠道12公里,清淤36公里,构建“水库+山坪塘+蓄水池”三级储水网络,累计蓄水600万立方米。都江堰灌区与崇州市携手联动,为崇州48.2万亩粮食种植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