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阴:凤堰梯田喜迎水稻丰收 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凤堰梯田景区迎来了一年中最动人的季节。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稻穗低垂、金黄遍野,农户们穿梭其间,小型农机的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描绘出一幅忙碌而喜悦的丰收画卷。
尽管今年水稻种植初期遭遇干旱,后期又逢连阴雨天气,给生产带来诸多挑战,但通过农户们的精心管护,水稻品质依然表现优异。
“我们今年种了50亩水稻,虽然前期干旱后期多雨,但是我们精心管护还是效果显著,总体来说品质和产量都不错。”汉阴县漩涡镇田凤村一组种植大户吴兆宏一边割稻谷一边开心地说。
据了解,今年凤堰梯田景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亩产量超过450公斤,目前收割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
近年来,随着凤堰梯田景区的开发与推广,这里的富硒大米不仅走向了全国各地群众的餐桌,更带动了当地农旅融合的蓬勃发展。今年8月建成的“凤堰米坊”通过统一收购、加工和包装,进一步提升了大米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让优质富硒大米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
秋收时节的凤堰梯田,不仅是农户的丰收战场,也成了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打卡胜地。层层稻浪与远山云雾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照观光,当地农家乐游客接待量也直线上升。
“前几天我们还接待了两辆大巴车,都是爱好摄影的来拍照。我一发朋友圈我们这收稻谷了,很多游客在我手上订了好多大米,我们这儿的大米品质很好,人家在我们这儿吃过的都说大米很好,走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回家跟朋友们分享。”汉阴县漩涡镇乡韵家园农家乐负责人杨秋红介绍。
如今,凤堰梯田已形成“水稻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的产业链条,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激活了乡村经济。秋收的背后,是农户们辛勤付出的回报,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