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山东各地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水生动植物生长旺盛,养殖病害处于高发期,有时还会出现持续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养殖单位应注意做好养殖病害和灾害的预防。
一、病情预测
(一)淡水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内陆淡水养殖区域。
(二)海水鱼类:易感染急性出血症,重点关注沿海鲆鲽类主养区。
(三)甲壳类:养殖对虾易发生弧菌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重点关注对虾主养区。
(四)刺参:持续高温和强降雨易导致刺参死亡,重点关注沿海刺参室外养殖池塘及底播增养殖区。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淡水鱼类的“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可以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流行季节,可用生石灰化浆每半月全池泼洒消毒进行预防;治疗烂鳃病可用氟苯尼考粉;治疗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可用甲砜霉素粉;肠炎病可用大蒜素等拌饲投喂。
(二)预防鲆鲽类的急性出血症,应注意加强水质监测,高温期降低养殖密度,拌饲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和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免疫力。发病后,应及时捞除病死鱼,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用具专池专用,对发病鱼池和生产工具进行消毒,对活鱼运输车辆和车间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消毒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传播。
(三)预防对虾弧菌病,可使用溴氯海因粉(水产用)的水溶液等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清肝健脾的水产养殖用中成药和复合维生素、矿物盐及大蒜素等。治疗可用氟苯尼考粉或生大蒜汁拌饲投喂。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应加强水质调控,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天气和理化指标异常时应停止投喂或减量投喂。对虾发病后,可结合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拌饲内服。
(四)预防持续高温、强降雨引发刺参灾害,建议养殖单位结合自身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在池塘上方设置遮荫网,或将刺参移入工厂化养殖车间暂养;提高池塘水位,水深最好在1.8米以上;科学采取增氧措施,在凌晨或阴雨天气压较低时开启增氧机增氧,白天高温时不宜开机;密切关注养殖水源状况,及时去除浒苔等腐败藻类,做好水质和底质调控。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