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我省各地气温、水温持续升高,养殖水温平均在28℃~35℃之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人员要密切关注天气和池塘水质的变化,防止泛塘事故发生。根据近年全省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情况,现对8月份易发疾病作如下预测预报:
一、病害预测
(一)鲤、鲫、锦鲤:易发鲤浮肿病、锦鲤疱疹病毒病,需重点关注关中、陕南主养区域。
(二)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需重点关注关中和陕南主养区域。
(三)鲢、鳙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等,全省各养殖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四)虾类:易发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弧菌病等,全省各养殖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强生产管理。加强日常巡塘,重点观察水生动物的活动状态、摄食强度及养殖水体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二) 做好水质调控。随着气温升高,水生动物摄食量加大,养殖水体中残饵和排泄物逐渐增加,容易导致水质恶化,需强化科学饲养管理,饵料投喂量应根据摄食情况逐步调整,避免过量投喂。加大换水力度,定期加注新水,保持养殖水体“肥、活、爽、嫩”。定期采用生石灰等进行水体消毒,配合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体生态平衡。日常管理需加强增氧设备运行维护,确保溶氧充足,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三) 坚持科学投喂。适当减少投饵量,定期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和免疫多糖等,增强养殖鱼类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
(四)科学用药。发生鱼病应及时诊断治疗,可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进行咨询,做到对症下药,科学防治。
对于病毒性疾病,应加强苗种产地检疫,从源头减少疫病发生;优化养殖模式,选择优质苗种,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通过拌饵投喂渔用多维等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力,或内服大黄末等国标渔药中成药调理肝肾功能。对于细菌性疾病,可外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消毒剂全池泼洒进行防控;内服抗菌药时先开展药敏试验,确保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寄生虫病,车轮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指环虫病可用甲苯咪唑溶液(水产用)或精制敌百虫粉(水产用)进行防治。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