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捉的金蝉到货了!前一天下单,当天晚上从生态果园现逮的,拿回家还都是活的,订购的居民抓紧来取货啦!”7月3日,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和平社区的团购群里格外热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红霞的“吆喝”一发出,居民的订单接龙就接连不断,微信提示音“叮叮叮”响个不停。
除了金蝉,油桃、土鸡蛋、葡萄等农副产品也深受居民青睐。“自从社区有了团购,我常从这儿买东西。这些农产品新鲜又实惠,都是张书记亲自去挑的,买着特别放心。”下午五点多,和平社区居民王平下班后来社区领走了前一天预订的富硒鸡蛋。
张红霞告诉记者:“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会直接去田间地头、家庭农场选品,亲自把控品质,随后在微信群发起团购接龙。最快四个小时,居民就能吃上当天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真正实现从田间‘菜园子’直达城区‘菜篮子’。”
东昌府区不仅农产品资源丰富,作为城区主阵地,还坐拥庞大的消费市场。如何既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又满足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东昌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宗元介绍,2024年9月起,东昌府区试点“城来乡往 好品进城”工作,同步开展“乡村好品进社区”公益集市,让藏在田野里的农产品、非遗好物与城区居民“零距离”相遇。
“真没想到,一场公益集市就让我的烧鸡成了‘网红’。有居民为了再吃到,竟通过支付宝投诉渠道联系我。还有人托亲戚早上六点敲门,就为买刚出锅的烧鸡捎回城里。”7月2日,东昌府区堂邑镇白雀城熟食店店主金帅华笑着说。
金帅华经营的白雀城烧鸡,是东昌府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近百年历史,也是堂邑镇的特色农产品。6月29日,在堂邑镇邑路繁花联合社工作人员的组织下,他带着烧鸡参加了古楼街道向阳社区的公益集市,带去的40只烧鸡很快被居民抢空,“有了党委、政府搭的这个‘乡村好品进社区’平台,打响了烧鸡的名气,销量也涨了不少。”金帅华说。
截至目前,东昌府区11个涉农乡镇(街道)已全部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初步形成 “以城带乡、强村惠民”的良好格局。“我们大力推动强村联社、共富公司规范化建设和市场化运营。全区已累计成立镇级共富公司17家、强村联社12家,今年新增5家。”张宗元介绍,这些组织被明确为“城来乡往”活动的主要承接者和受益者,直接参与产品组织、品质把控和收益分配,确保集体与农民真正获益。
以堂邑镇邑路繁花联合社为例,工作人员先对全镇特色农产品摸底,编制出《堂邑镇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再主动对接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拓展销路,将销售额的5%作为联合社集体收入。“6月底一次公益集市销售额8000元,集体收入增加400元,联合社的‘造血’能力越来越强了。”堂邑镇党建办副主任黄彤彤说。
同样热闹的场景也出现在闫寺街道。6月20日傍晚,“城乡联建 农产闫选”主题公益大集第二期在水悦社区慈善广场党建综合阵地南侧开市,居民既能赶集“淘宝”、享受便民服务,还能为社区基金献爱心。作为兼具城市社区与农村的城乡接合部街道,闫寺街道实现了农产品“内循环”。“我们把辖区内的14个城市社区党委与9个新村党组织结成对子,每个月都会组织城乡党组织联建活动,让村里的好品精准对接市民需求。”闫寺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张璇说。当天,陈庄村蜂农陈永达仅两小时就卖了近千元蜂蜜产品,他笑着说:“半个月一次的公益大集,让蜂蜜销量上去了,我们老两口干劲更足了。”
东昌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冻表示,“城来乡往 好品进城”工作启动以来,通过专班协同、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品牌培育和产业融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产品进城渠道更畅通,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市民“菜篮子”愈发丰富,城乡互动融合不断加深。“下一步,我们加快线上平台推广与线下网点布局,加大品牌宣传,推进三产融合,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