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盏菜摊的灯熄了,铁闸门拉下的声音在巷子里回响,白日的热闹沉入寂静,但守护从未退场——20时的桔色灯光下,沙园街环卫工人在沙园农贸市场开始了清扫和洗地的准备,他们穿梭在各个市场摊位之间,拿起扫帚,推起冲洗车。水流漫过砖缝,卷走菜叶残屑,也冲淡了白天的喧嚣。一遍,两遍……地面映出路灯的光晕,倒影里是他们弯着腰的轮廓,倒映着他们365天如一日的奉献与坚守。
“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早习惯了。农贸市场是居民群众的菜篮子,不搞好不行的。”刘奠仁抹了把汗,眼睛仍专注盯着冲洗的每一个角落。他是环卫工人的队长,20年来带领环卫队奋战在沙园街的每个最累最脏的一线,尤其是近期蚊媒传染病高发,农贸市场的高频次保洁、每晚的冲洗消杀显得格外重要。每天从旭日未升到星月交辉,他心里想的就是巡回保洁是否完成?果皮箱是否干净整洁?垃圾箱有无损坏?容器有无积水?这些都得巡查仔细。
“滋、滋……”的声响,是子夜时市场的独白。二十斤的消毒箱压弯了肩背,却压不慢消杀员的脚步。他们攀上铁架,喷洒排水沟,擦洗水桶,轻抚过每个秤盘的缝隙……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也绝不放过。
精准把握市场休市后的消杀“黄金期”,对海鲜区、肉类区、蔬菜区等重点部位实施全方位立体式消杀,并对市场周边垃圾站、公厕、花卉苗圃等区域进行消杀剂喷洒,对排污管口加装网盖、填平破损地面,加强消杀力度,形成内外防控闭环。“农贸市场的每个水容器、每一滩积水都是瞄准蚊虫的‘靶心’。”沙园西华市场场长黄耀坚表示,市场提前告知商户清场,为消杀开辟安全作业面,并严格遵循环保安全标准,选用对人体无害、对环境友好的低毒药剂。
喷枪举起,喷头扬起白雾……“坚叔,角落多喷两下哦!”队友用手电照亮死角,一句提醒,是比消杀剂更深的防护。
作为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流量日均过3万人、辐射到周边多条街道的重点场所,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直接关系到大家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沙园街道坚决守住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把市场卫生整治工作作为日常防蚊工作的重中之重,辖内四大市场(沙园、西华、远洋、五味坊)每日坚持开展全方位的蚊媒防控工作,目前常态化配置消杀人员15人,根据市场人流密度及蚊虫活动规律,在清晨开市前、午间歇市期、晚间收市后开展无死角全覆盖消杀,街道消毒站每日加派2名消杀人员专职覆盖市场区域,查漏补缺。通过加强消杀力量、加大物资储备、加密消杀频次、加深保洁力度等举措,全面筑牢农贸市场防控防线,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