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
  • 麦田除草防控措施很重要

    麦田杂草一般在小麦播种后7天左右陆续出苗,播后14~30天为第一出苗高峰期,播后70~110天为翌年春季第二出苗高峰期。当前防控杂草,对于实现壮苗越冬尤为重要。除草剂连年单一使用和杂草防除技术不到位导致麦田杂草抗药性快速发展。苯磺隆、双氟磺草胺、2甲4氯等药剂防除猪殃殃...

    2019-02-20 阅读更多 >
  • 棚室草莓灰霉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灰霉病是冬春季设施草莓生产上的首要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草莓扣棚以后,导致草莓产区灰霉病发生整体情况偏重。棚室草莓发生灰霉病,病菌可以危害花器、果实、茎、叶柄和叶片,应注意提早加以预防。发病规律草莓灰霉病多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

    2019-02-20 阅读更多 >
  • 大蒜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大蒜在生长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害的危害,菜农在进行大蒜病害防治时,常常不会区分病害症状,而达不到对症开展化学防治的目的,因而防治效果不理想,这已成为困扰菜农的难点问题。现将大蒜几种常见病害介绍如下:大蒜叶斑病。大蒜紫斑病是大蒜的一种重要病害,除危害大蒜外,还...

    2019-02-20 阅读更多 >
  •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和常年

    二、小麦赤霉病前期流行态势严峻、预防面积大,近期显症迅速4月中旬至5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和江淮麦区降雨日多、阴雨持续时间长,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时间长。 黄淮和华北南部小麦群体大、田间郁闭、水浇条件好,加之各地田间菌源量大、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赤霉病呈大流行态势...

    2018-04-13 阅读更多 >
  • 春季枣树常见虫害防治

    枣芽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5~50cm深的土中越冬。 发生期树上喷26%辛硫磷+氯氟氰菊酯可有效地毒死食叶成虫。 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及果实粘包在一起,在其内食害叶、花蕾、花和果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结茧化蛹。 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 ...

    2018-04-13 阅读更多 >
  • 春季枣树常见虫害防治

    枣芽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5~50cm深的土中越冬。 发生期树上喷26%辛硫磷+氯氟氰菊酯可有效地毒死食叶成虫。 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及果实粘包在一起,在其内食害叶、花蕾、花和果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结茧化蛹。 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 ...

    2018-04-13 阅读更多 >
  • 柑橘裂皮病如何防治

    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 裂皮病可侵染柑橘类植物的许多种和品种,病状反应有很大差异。 其中大多数砧木品种如酸桔、红桔、甜橙、酸橙、粗柠檬等均无可见病状。 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则病状明显,受害严重。 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病状表...

    2018-04-13 阅读更多 >
  • 小麦条锈病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 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 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

    2018-04-13 阅读更多 >
  • 黄瓜黑星病防治技巧

    病菌从作物的表皮、气孔、伤口侵入。 棚膜及棚内作物叶片有水珠存在,是该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 棚内湿度大、光照弱、浇水后遇上连阴天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 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使种子带菌,种子带菌可侵染幼苗,带菌的苗子定植后会很快发病。...

    2018-04-13 阅读更多 >
  • 小麦吸浆虫防治

    一、选用抗虫品种吸浆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因此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死亡率。 土壤湿度条件是越冬幼虫开始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吸浆虫化蛹和羽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 二、轮作倒茬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

    2018-04-13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