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带队在屈原管理区考察调研全域水稻单产提升工作,走访早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对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屈原管理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小星,区农业农村局和相关乡镇负责人陪同考察调研。
许靖波带领省农科院彭玉林副研究员、魏中伟副研究员等,先后在河市镇金兴村新品种展示基地、河市镇三江村大面积平衡增产万亩示范片、凤凰乡横港村百亩高产攻关示范基地、营田镇荷花村新品种繁育示范基地和河市镇古罗城村绿色防控千亩示范片等全域水稻单产提升示范基地,实地查看早稻生长管理情况、中稻播栽情况、晚稻备耕育秧情况,并做出专业指导。
在金兴村新品种展示基地,许靖波详细了解各品种的播种和栽插时间,仔细查看各水稻品种长势情况。许靖波强调,要结合实际,按照品种生育期搭配,选择优良品种进行展示,发挥示范效应、展示品种优势,让农户现场观摩、“看禾选种”。
在三江村万亩示范片、横港村百亩高产攻关示范基地、荷花村品种繁育示范基地和古罗城村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许靖波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早稻长势情况,并与种植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成本效益等各方面情况。许靖波指出,现阶段是早稻生育后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加强早稻后期田间管理。许靖波强调,现阶段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第一是要及时喷施谷粒饱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齐穗,达到增穗、增粒、增粒重的目的;第二是要防好病虫害,结合绿色和化学防控等防治技术,适时防控,减少病虫害危害,确保早稻稳产增产。
考察过程中,许靖波对多个示范区水稻种植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现阶段还需要加强对晚稻西子3号播种时期及育秧技术指导,为晚稻丰产打好基础。同时,还充分肯定了“211”家庭农场模式,希望屈原管理区加强对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推广力度。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