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授工作站的技术赋能,到板栗深加工的机器轰鸣,从电商直播间的火热下单,到“满意青龙”品牌扬名四方……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依托“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生态环境,深耕林果、杂粮、食用菌、畜牧、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铆足干劲在壮大富民产业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车间建在山坳里
产业链条串起来
燕山七月,生机勃发。百峰贸易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万亩板栗林郁郁葱葱。作为标准化的生态栗园示范基地,这里已成为集观光、研学于一体的产业样板。
而在百峰公司的板栗冷储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颗颗饱满的青龙板栗经过筛选、加工、包装,即将走向国内外市场。
用衔接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打造板栗、杂粮等特色产业品牌;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模式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引入高校资源……这些扎根山坳的加工厂,隐藏着特色农业“全链条”升级的密码,勾勒出现代工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去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2.1%,带动近9万农户嵌入产业链条增收。”青龙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国中介绍,围绕林果、杂粮等五大产业,全县累计实施48个产业项目,形成了“种植养殖+初加工+精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在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打包新出炉的“在旗”杂粮主食。“我们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发出黏豆包、栗丁馒头、皇馍馍等数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公司负责人张胜利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和入股分红,公司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
像百峰贸易、双合盛这样的龙头企业集群正在青龙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青龙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教育部定点帮扶等政策机遇,大力发展以板栗、杂粮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构建起“一县多业、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板栗,这个曾经深藏燕山的“山珍”,如今已成为青龙的“黄金产业”。目前,作为全国板栗种植面积第一大县,全县板栗栽培面积超100万亩。肉鸡产业以中红三融集团有限公司为引领,推广标准化养殖,全县肉鸡饲养量达到4500万只。食用菌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全县栽培规模稳定在5500万棒。
与此同时,通过开发板栗休闲食品、杂粮熟食、冻干香菇、北苍术饮片等高附加值产品,青龙的山货正变身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健康食品。
从传统种植到精深加工集群崛起,从默默无闻到“青龙板栗”“在旗杂粮”走进国际展会、登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青龙特色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电商赋能拓销路
产品流通活起来
8月8日,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都阳湖电商物流产业园的直播间里。主播肖凤林正热情地向网友推介着刚下树的皇冠梨,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产业园内,快递分拣线高效运转,来自全县各个乡村的包裹正被快速分拨、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村级电商服务站里,负责人忙着帮村民代发山货快递、代购生活用品,小小的站点成了连接城乡的“新枢纽”。
“把家乡好物卖向全国,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肖凤林以前在外打工,做过服务员,也摆过地摊。乘着县里发展电商的东风,他回乡参加了电商培训,干起了直播带货。如今他已是小有名气的“乡村代言人”,不仅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动了村里许多年轻人加入。
都阳湖电商物流产业园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电商产业发展“指挥仓”,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在这里川流不息。“发货量不断增长,‘双十一’‘年货节’更是忙得连轴转。”产业园负责人王强说,这里整合了8家快递企业,创新“邮快合作”模式,“快递进村”成本大幅下降,1公斤以下的包裹资费从5元左右降到2元左右。去年,这里的快递出港量超过276万件,实现了两年翻一番。
电商赋能的路径,让山沟沟焕发新生机,也引来了专业的运营服务商。这座集仓储、物流、直播、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园,不仅是青龙电商的“大脑”,更吸引了许多创业青年前来逐梦,成为山区数字经济的“新地标”。“产业园不仅带来了物流便利,还带动了全县的创业氛围。”王强介绍,这里定期举办培训、沙龙和资源对接会,让从业者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增强发展信心。
据了解,去年青龙网络零售额达26.07亿元,增速在15%以上。“我们坚持‘三级书记’抓电商,顶层设计、内培外引、统筹资源、组点建网,全力突破山区地理空间限制。”县招商和投促中心副主任于敬伟说,县里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出台政策文件、组织外出学习、举办专项培训、活动培树带头人等方式,构建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良性机制,形成“产业有活力、农民有收入、乡村有希望”的新局面。
青龙电商的蓬勃发展是燕山腹地拥抱数字时代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以“畅通城乡、赋能产业”为目标,大力推进电商进农村和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累计建成“1+24”县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引进专业服务机构40余家,打造电商直播基地5个,实现乡镇直播间全覆盖。同时,全县大力培育本土电商人才,连续举办县级电商直播大赛,并在2024年“我是乡村代言人”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团体赛第一名。
“青”字名号闯世界
特色品牌亮起来
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燕赵品牌发展大会等国家乃至国际级推介会和展会上,“青龙板栗”香飘大舞台;在第七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上,“青龙北苍术”的药材品质赢得众多专家点赞……如今的青龙农产品,正从“特色产品”向“品牌IP”华丽蜕变。
多维营销策略持续发力,让青龙品牌声量不断攀升。“热土中国行・相约青龙”活动央视重磅刊播,青龙板栗吸引全国观众目光。“会展经济+品牌输出”模式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高端平台精彩亮相。官场梨花节与电商节巧妙融合,板栗节集丰收庆典、产业盛会于一体,“栗小青龙”IP形象让品牌鲜活可感,《又听栗花香》一书娓娓道来青龙品牌故事,短视频挑战赛、品牌溯源之旅等创新活动接连开展,成功将“青”字号品牌打造成现象级IP,在市场上掀起热潮。
在拓展市场版图的进程中,企业线下渠道多点开花。500余家农产品专营店不仅在上海、昆山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开出特色门店,京津冀、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旗舰店布局也在加速推进。海外市场表现同样出色,“青龙板栗”“在旗杂粮主食”年出口量超万吨,产品畅销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品质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
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附加值。青龙满族自治县成立农业品牌建设中心,制定《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全面负责“满意青龙”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及5个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推广,已授权71家企业使用。
青龙品牌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全县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的必然结果。通过积极参与高端展会、打造特色节庆IP、构建多维传播矩阵、广设实体门店、拓展海外市场等一系列举措,“青”字号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溢价能力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产业升级蝶变,为农民增收装上了强劲的“品牌引擎”。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