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肉鸭推广
泰安:畜牧产业助力脱贫不返贫
日期:2025-03-11 来源:
- 字号:
- [大]
- [中]
- [小]
我市立足地方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优势,依托畜牧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畜牧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一条依靠畜牧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在新泰市楼德镇,入驻天信农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营基地的养殖户王茂志正在对新进的一批鸭苗进行精心喂养。他介绍说,以前在家里养鸭一年最多养4万只,而且是简易棚,环境卫生差,在这个基地里,通过立体式笼养,每年可以养鸭30万只。
新泰市肉鸭养殖户王茂志说:“效益很好,关键是环保卫生好,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供料。”
从养殖数量到环境卫生再到经济收入,王茂志搞养殖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得益于新泰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智能笼养大棚。这种笼养大棚采用立体养殖,养殖量比传统模式提高8倍以上,并且通风、加料、控温、清洁等全部实现智能控制。
新泰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宁说:“过去我们的棚舍都是开放式的,对外界的环境依赖性比较强,我们这个棚舍实现了封闭式。棚内的环境,一年四季达到一个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所以鸭子的成活率大有提高,这也是养殖业的一个转型升级,保障了农民的收入。”
除了让入驻园区的养殖户收益有保障,天信农牧西营基地所在的楼德西营东村,也从园区的发展中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脱贫方面得到很大实惠。
新泰市楼德镇西营东村党支部书记代元钦说:“虚拟就业’这一块”,天信农牧每年给我们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均)1000块钱左右的收入。部分村民在养鸭厂里务工,他们的收入一年也是非常可观。”
作为一家集种禽养殖与孵化、商品禽养殖及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型企业。天信农牧坚持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方向,发展带动周边数千户农民发家致富。
新泰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光洲说:“新泰市将20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交由天信农牧运作使用后,我们新建规范化养殖小区3处,新上智能化笼养大棚40个,吸纳养殖户40名,同时每年拿出160万元进行扶贫分红,截至目前,已面向新泰市20个乡镇4000余户贫困户,7000多名贫困人口分红320万元。”
和天信农牧一样,位于岱岳区满庄镇的泰安市金兰乳业有限公司通过奶牛养殖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在养殖场务工的马秀强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里工作5年,收入还不错。
岱岳区满庄镇村民马秀强说:“每月四五千块钱的收入。离家也很近,对这个工作很满意,我这个年纪的有30来个人在这里务工。”
在金兰乳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建设养、种、加、销产业链,多点发力,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益联结,把更多农村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泰安市金兰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法文静说:“通过产业政策的扶贫,我们在周边五个村,(带动)38户55个人通过养殖来达到脱贫。同时在马庄镇,我们又流转了3000亩土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作为我们饲草料的种植基地,同时也让更多的村民到我们这个种植基地里去打工。”
下一步,金兰乳业将通过打造国家级休闲观光农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周边村民到牧场服务,增加收入。
畜牧业与“三农”存在着天然联系,是产业扶贫的主战场。截至目前,全市畜牧兽医系统通过争取项目落实到帮扶贫困村户的资金达到6034万元,覆盖贫困人口5695户、11186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落实好畜牧行业扶贫政策,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扶贫、龙头企业帮扶、农民合作组织扶贫带动、畜牧科技扶贫等工程,帮助贫困户尽快走上致富路,实现产业脱贫不返贫。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