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笼式养殖技术

乡村振兴丨“小鸭子”变身“大产业” 新泰肉鸭全产业链“畜”势勃发

日期:2025-03-11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新泰市大力发展肉鸭养殖和加工业,聚焦数智赋能、全链集聚,加快形成畜牧新质生产力。肉鸭全产业已成为新泰市强市富民的特色产业,带动全市就业1万余人,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走进位于汶南工业园区的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马力全开。一只只肉鸭经过屠宰、掏膛、冲洗、包装,迅速被转运储存;冷冻车间里,搬运车来回穿梭,将一箱箱产品整齐摆入集装箱,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公司为麦当劳、海底捞、周黑鸭等大中型餐饮和熟食连锁企业提供原料供应,订单源源不断,各类鸭产品供不应求。
  围绕“循环协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集种禽繁育、商品禽养殖、屠宰分割、调熟加工等12大产业于一体的肉鸭全产业价值链生态循环产业园。
  

 

  从菌种筛选、驯化到种子培养,扩培发酵,后熟稳定,产品监测,经过这一套生产工艺流程,农微生物研发中心通过微生物发酵的中草药产品让鸡鸭实现“治未病”,大大减少抗生素使用率,实现绿色养殖。园区配套的宠物食品加工、羽绒加工等产业,真正实现了“连鸭毛也不剩”的全产业链生产。
  “鸭子浑身上下都是宝。我们一只鸭子能分到80多种产品,可以说是物尽其用。”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产业涉及肉鸭全产业链,但主要业务是肉鸡与肉鸭屠宰,其中肉鸭日屠宰量30万只左右。旺盛的加工需求,辐射带动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养殖户。
  

 

  在天信农牧孵化车间里,成批的种鸭被喂养着,长大后的鸭子将运往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
  “我们棚内设备全部采用7列4层单体肉鸭立体养殖模式,存栏可达3万只。过去一对夫妻养1万只就算规模比较大的,现在基本上一个人可以养3万只,主要是对棚舍内的机械进行检查。土地利用率提高4倍,人工节省了10倍。”天信农牧技术总监李宁介绍。
  

 

  以农户养殖为基本依托,以屠宰加工为载体,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体制创新等方式,天信农牧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走向产业规模化、品牌化。
  通过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天信农牧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以养促种,从而实现农牧共赢,在适养区土地上发展畜牧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料用于林果种植。“特别是我们与陈学森教授合作的山农酥梨种植基地,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李宁说。
  

 

  以天信农牧为代表的养殖企业在新泰市楼德、宫里、谷里等10余个乡镇建成28处规模化肉鸭养殖示范基地,新建300个高标准智能化立体笼养棚舍,养殖存栏肉鸭900万只,年总出栏7000万只。通过示范带动,新泰市肉鸭智能化立体养殖覆盖率达到85.5%。
  得益于新泰市创新的种养+大项目“飞地”模式,位于小协镇的山东泰淼将自己的养殖加工项目落在了石莱镇,实现了农业乡镇闲置土地与工业乡镇加工企业的合作共赢。在位于石莱镇的泰淼种鸭养殖及鸭苗孵化一体化项目现场,不远处一栋栋鸭舍里传出“鸭”声阵阵。
  

 

  “樱桃谷种鸭总共75周生产周期,前25周是幼雏育成期,后50周是产蛋期。每只母鸭可产合格蛋260枚左右,产鸭苗220只。整体效益每只母鸭约100元。饲料通过料线直接供到鸭舍内,稳定的水源供水、良好的通风保证种鸭在舒适的环境里生长、生产。垫料每个周期后集中处理,到有机肥厂做有机肥加工。整个生产过程中我们会再进行三次选育。”谈及养鸭的经验,山东泰淼食品有限公司种禽部经理武海波如数家珍。
  

 

  记者了解到,泰淼养殖加工项目自去年6月开始平场动工,目前已完成26栋养殖棚舍主体及办公生活厂区建设,其中13栋及办公生活厂区已投产使用。另外的13栋正在进行墙体及室内硬化施工,计划将于11月中旬投苗养殖。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出栏种蛋3500万枚、出栏鸭苗5000万羽左右。
  

 

  在新泰市,肉鸭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主业各有侧重,相互之间业务联合融通,形成了“饲料—种禽—养殖—屠宰冷鲜—熟食加工—油脂加工—宠物食品—羽绒加工—生物制药”完整产业链条,正推动着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