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保技术】肉鸭免疫器官发育变化规律
日期:2025-07-31 来源: 鸭高创咨询公众号
- 字号:
- [大]
- [中]
- [小]
一、研究背景:
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是肉鸭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器官的重量与功能及其含有的免疫细胞数量有关,其发育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胸腺和法氏囊是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T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具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但B淋巴细胞比例较大,主要产生抗体。因此,脾脏功能与体液免疫关系更为密切。
图1 免疫细胞分化发育过程
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重/活体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中淋巴细胞增殖的程度,可粗略估计免疫功能的强弱,是一个粗浅和滞后的指标。目前肉鸭免疫器官发育变化规律行业数据并不是很明确。
二、研究内容:
为了研究肉鸭免疫器官发育变化规律,在潍坊肉鸭试验示范场,每周随机选取3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鸭,称重后,放血致死,然后将其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取出并称重,拍照并记录免疫器官重量和免疫器官指数。三、研究结果:
图2 肉鸭1d、7d、14d免疫器官形态大小
图3 肉鸭21d、28d、34d免疫器官形态大小
免疫器官形态大小随日龄变化,参照图1和图2,图中以1元硬币作为尺寸参照,其直径为2.5cm。从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出1日龄时免疫器官较小,尤其是胸腺几乎找不到,随着日龄的增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尺寸增大,尤其胸腺发育最为明显,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尺寸也显著变大。在试验过程中,一般可以找到5对胸腺,但是不同胸腺大小尺寸存在差异,而且胸腺28~34日龄有尺寸变小,萎缩的趋势。
图4 肉鸭免疫器官重量随日龄变化
对不同日龄肉鸭免疫器官重量分析结果表明:
• 胸腺重量在28日龄之前随日龄持续增长,21~28日龄胸腺重量增长最快,但是28~34日龄间胸腺重量降低;
• 法氏囊重量在1~21日龄随日龄持续增长,14~21日龄增长速度最快,21日龄之后重量有下降趋势;
• 脾脏重量在1~28日龄随日龄持续增长,21~28日龄脾脏增长速度最快,28~35日龄脾脏重量趋于稳定。
图5 肉鸭免疫器官指数随日龄变化
对不同日龄肉鸭免疫器官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1~7日龄左右各免疫器官指数增长速度最快,并且在7日龄左右免疫器官指数达到高峰水平,说明育雏期间免疫器官发育速度较快。
• 7~28日龄胸腺指数变化不大,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先降低后升高;
• 28~34日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降低,说明胸腺和法氏囊具有萎缩的趋势。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养殖后期胸腺指数受到采样肉鸭的影响,不同日龄差异较大,比如25日龄胸腺指数远高于26日龄,这说明免疫器官发育的差异主要在后期,尤其是肉鸭体内存在感染,会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并且同样日龄免疫器官大小也差异明细,尤其是死淘的肉鸭,一般体重较低,免疫器官发育明显受到影响。
图5 14日龄不同肉鸭脾脏差异大
本试验也间接证明了脾脏在禽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胸腺法氏囊主要在养殖前期发挥功能,后期随着免疫器官的萎缩,其功能也很大程度降低。
因此,在育雏期应该注意肉鸭的饲养管理,也可以适当使用促进免疫发育的产品,保障免疫器官的发育;而在养殖后期尤其是28~30天疾病高发期,应当减少对于肉鸭的应激,减少对于机体刺激,保障免疫器官开始萎缩期间,机体免疫系统发挥的抵抗力能够应对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