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笼式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光照调控逻辑

日期:2025-08-01       来源: 鸭高创咨询公众号

字号:
[大]
[中]
[小]

1. 肉鸭养殖光照存在的问题: 

肉鸭养殖业发展迅速,照明系统作为养殖棚舍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并没有像通风系统、清粪系统、饲喂系统、饮水系统等其他系统受到重视。目前的笼养棚舍大多延续了网养和地养模式下的照明系统,造成现在的上中下层的光照不均匀,最终导致肉鸭的行为、采食和生长受到影响。 

此外,养殖期间光照的管理逻辑混乱,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套成熟的光照控制方法。关于光照对肉鸭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缺少相关研究,对于光照的管理往往以个人认知和经验为依据。 

2. 对于灯光的选择尚未有明确的标准: 

目前养殖场多使用LED灯,LED灯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无频闪、无极调光等优势,逐渐取代了过去使用的荧光灯、白炽灯等。养殖场LED灯的类型主要有灯泡、灯管、灯带,三者之间的区别: 

  •   LED灯管:光线均匀分布,适合大面积、整体照明。
  •   LED灯泡:光线较集中,灵活性强,适合局部照明。
  •   LED灯带 :光线较柔和,亮度相对较低。
  3. 光色的选择:
  肉鸭养殖场通常选用380-780nm波长的白光为鸭子提供照明。也有部分养殖场也会选择色温更低的暖白光。研究表明蓝光、绿光、黄光、红光等的光色对肉鸭的生产性能也有着显著影响。
  4. 光照强度的设置:
  肉鸭养殖的过程中要求灯光为可调节光照强度模式,最大可调节光照强度不能低于20lux。由于野生水禽有时会在夜间觅食,使它们具备了在低光照水平下(大约0.15lux)的夜视能力,但光照强度过低会显著提高家禽的死亡率且不利于家禽的生长。
  肉鸭养殖期间光照强度调节的原则:育雏期(20-30lux)提高光照强度刺激活动量和采食,生长期(10-15lux)较低的光照强度有助于降低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育肥期(5-10lux)低光照强度有助于减少运动,促进育肥效果。同时,可减少相互攻击行为,有助于提高胴体品质。
  笼养棚舍中存在光照不均的问题,过道上方安装灯管会存在上层照度高,下层照度低的问题,由于棚舍长度大、导线材质、电压电流等会引起压降的问题,导致后端光照强度减弱达不到使用标准。
  养殖场调查:
  我们前期对潍坊某养殖场灯管首段和尾段光照强度差异、不同笼层光照强度差异,进行调查。该调查检测了一个三层H型立体笼养棚舍,一个双层H型立体网养棚舍。
  1)三层H型立体笼养棚舍,为中间层育雏,侧墙3.6米高,中间5.8米高,笼组数量60个,每个笼组长1.35米。目前使用灯为48V灯管,每列31根,整个棚舍236,养殖区224根。本次测量位置为灯管首段的左右侧笼子和灯管尾段的右侧。
  2)双层H型立体网养,上下层育雏,后续不再进行分栏。侧墙2米高,中间3.9米高,笼组数量40个,每个笼组长2.08米。目前使用灯为48V灯管,每列31根,整个棚舍184根,养殖区176根。本次测量位置为灯管首段的左右侧笼子
  该调查结果表明
  1)三层H型立体笼养棚舍:

a)整体光照情况良好;由于灯管线径较小 ,因此压降问题导致的首尾段亮度差异较大,灯管首端笼内亮度为10 lux,尾端笼内亮度为6 lux,尾段平均为首端的60%应关注前后端均匀度的差异; 

b)由于灯悬挂在走廊中间,从上到下的亮度依次降低,从测量结果上看,层平均亮度是层的2.4倍,层平均亮度是层的1.5倍; 

  c)左右两侧光照略有不同。
  2双层H型立体网养棚舍:
  a)下层笼内料盘左侧19 lux,右侧5 lux,压降导致的首尾段的亮度差异和笼养棚舍问题类似;
  b)上层和下层差距过于明显,上层左侧约45 lux,右侧约29 lux,下层左侧为3lux,右侧为5lux
  c)左右光照略有不同。
  以上结果表明,密闭立体养殖棚舍由于上层笼舍遮挡下侧光源导致下层笼舍的光照强度较弱,尤其是在立体网养棚舍里更加明显。
  长期观察也会发现,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上层鸭子采食量高于下层,上层鸭子增长较快;
  此外,由于灯管安装的位置、安装的角度等问题也会导致不同位置光照强度不同。
  5. 光照节律的调节:
  光照节律的研究广泛而复杂,既包括连续光照,又包括变程光照和间歇光照,已有研究表明间歇光照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降低腿病疾病的发生等。肉鸭养殖过程中光照节律的调节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部分控光的管理方式是前3天24小时光照,第4天开始每天关灯并逐渐增加每天关灯的时长,出栏前1周左右开始恢复24小时光照时长。
  6. 育雏前期24小时光照的目的:
  •   刺激活动与采食:明亮的光照能有效刺激雏鸭的运动和觅食行为,更多的运动和采食能够促进胎粪排泄、卵黄吸收以及组织器官的快速发育。
  •   减少应激反应:对于刚进入新环境的一日龄雏鸭来说,经历了一系列的强应激(如出壳、捡雏、运输等),明亮且稳定的光照可以帮助缓解它们的紧张情绪,给予安全感,减缓生理性扎堆的现象。
  •   提高成活率:通过保证充足的光照,可以降低由于找不到食物或水而导致的虚弱或死亡率,从而提高整个批次的成活率。
  7. 关灯的目的:
  •   避免突然断电鸭子不适应而产生强烈应激。
  •   减少鸭子的活动量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提高饲料转化率,夏季降低产热量。
  •   减少啄羽、争斗等异常行为的发生。
  •   帮助肉鸭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8. 总结:
  光照管理是肉鸭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对肉鸭的生长、健康及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设置光照方案,包括光源、光色、光照强度和节律调节,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并改善肉质。
  科学的光照管理能显著改善肉鸭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性能。
  •   光源选择:以节能、高效的LED灯为主,注意均匀布光。
  •   光色选择:白光和暖白光为主,适时搭配蓝光或黄光以满足特定需求。
  •   光强控制:根据阶段动态调整,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
  •   光照节律:设置合理的光暗循环,帮助肉鸭建立正常生物节律,减少应激,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