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笼式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场老鼠防治措施(上)

日期:2025-07-31       来源: 鸭高创咨询公众号

字号:
[大]
[中]
[小]

在家禽养殖行业,老鼠不仅是“偷食者”,更是疾病传播和安全隐患的源头之一。了解其习性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对保障养殖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个维度解析老鼠防治策略,助您构建安全养殖环境。

一、老鼠的生长繁殖规律

老鼠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主要特点包括:

繁殖周期短:家鼠(如小家鼠、褐家鼠等)性成熟早,一般出生后2-3个月即可繁殖。

产仔率高:雌鼠每年可产4-8胎,每胎5-10只,繁殖速度惊人。

适应性强:老鼠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无论鸭场潮湿环境还是鸡场干燥环境,均可快速繁衍。尤其是食物丰富的养殖场,更易大量繁殖。

啃食特性:老鼠具有强烈的啮咬习性,其门齿每年生长12-14厘米,必须通过啃咬来磨短牙齿。

活动规律:夜间活跃,偏爱隐蔽角落,警惕性高,依赖水源和食物丰富的区域。

了解老鼠的生长繁殖规律,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二、老鼠给养殖场带来的危害

老鼠对养殖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偷食饲料:老鼠每天消耗自身体重10%-15%的食物,造成饲料浪费。

传播疾病:老鼠是多种病原体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能够通过粪便、尿液或直接接触将沙门氏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传染给健康家禽。据研究,一只老鼠可携带沙门氏菌、钩端螺旋体等200多种病原体,其中57种可致人畜共患病;并污染饲料、饮水和养殖环境,成为引发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的源头;鼠洞成为外界病菌入侵通道,增加疫病风险。

破坏设施:老鼠啃咬电线、保温材料、水管、围栏等,易引发停电、漏水甚至禽舍坍塌、甚至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惊扰禽群:老鼠活动可能导致家禽应激,对产蛋率和生长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三、老鼠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

据统计,一个中型养殖场若未采取有效灭鼠措施,每年可能因鼠害造成数万元的经济损失,具体包括:

直接损失:老鼠每年可偷食和污染数百公斤饲料,咬死雏禽,导致死淘率上升。

间接损失:鼠传疾病可能导致家禽死亡率上升,增加用药成本;频繁维修或更换被啃咬的设施,增加运营成本。

隐性损失:鼠害反复出现,长期消耗人力物力;因鼠害导致的信誉受损(如消费者担忧食品安全等)。

四、鸭场和鸡场环境差异对老鼠繁殖的影响

鸭场和鸡场的环境不同,对老鼠繁殖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鸭场:通常湿度较高,水源丰富,老鼠更易找到饮水来源,繁殖速度可能更快;垫料易潮湿发酵,为老鼠提供隐蔽巢穴;鸭饲料颗粒较大,残留多,利于鼠类觅食。

鸡场:相对干燥,但饲料存储集中,老鼠更容易在料塔、料线附近筑巢繁殖。

因此,鸭场需加强排水管理、防潮措施跟进与垫料清理,减少老鼠藏身地;鸡场则需注重缝隙封堵与饲料存储,重点防控饲料区的鼠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