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养殖业是越南地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也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及发展潜力。 从2018年至2022年,越南的家禽数量从4亿3590万只增至5亿5730万只,年均增幅达6.3%。2022年越南禽蛋产量达到近176亿枚,其中鸡蛋占61.75%,鸭蛋占38.25%。 越南2023年畜牧业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部署会议中指出,畜牧业力争2024年肉类产量约达789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家禽肉产量达231万吨,增长3.1%;蛋类产量达196.8亿个,增长3.7%。 可以看出,越南家禽肉的产量和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水禽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预示越南水禽养殖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在稳步增长。 越南商品肉鸭整体的养殖水平大约相当于中国15年前,仍处从散养逐步向小型规模化发展过渡的阶段。 由于越南地处热带,气温相对较高,又拥有较大的水域。因此,商品肉鸭养殖通常采用的是以开放式的棚舍兼顾水面的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在我国南方依然普遍存在。但是,中国北方已经全面进入以密闭式棚舍养殖为主的阶段。 一种是传统的开放式的养殖棚舍,棚舍构建较为简单,铁皮屋顶加上立柱组成,越南所在位置没有来自冬季下雪的压力,因此对屋顶的支撑做的相对简单。此外,由于外部的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因此开放式的棚舍有助于肉鸭的散热。 第二种是半封闭的人字形屋顶的棚舍外加半开放式的活动水面。也有考虑安装湿帘,以活禽为主的市场非常看重肉鸭的外观,半开放式的棚舍能兼顾部分水面,适当的水浴让鸭子梳理羽毛进行活动,可以极大程度提升活禽的品相,提高销售价格。这与中国南方有相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在养殖模式上越南还有一种类型的鸭舍,是相对较新,用养猪舍所改建的鸭舍。猪舍改造的鸭舍往往会面临棚舍的檐高不足的问题,如果以网上平养的形式进在网面上进行捡鸭、赶鸭等操作,会有较大的不便。因此,越南旧猪舍改造鸭舍,部分是使用垫料的地面垫料发酵床的养殖模式。 垫料养殖的模式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垫料的维护,通常会把水线放置在棚舍两侧,以避免水线漏水或者鸭子戏水打湿垫料。水禽的垫料养殖会增加垫料管理难度。但是,使用垫料的养殖可以规避养殖污水的排放以及粪污的处理难度,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肉鸭生长过程中与鸭粪直接接触会提高生物安全风险,增加肉鸭疾病防控难度,稍有不慎会对肉鸭的生长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喂食使用自动料线以及猪的喂食器等设施,由于越南环境湿度相对较大,且也存在一定的昼夜温差,如果不能有效的净槽,饲料可能会产生霉菌毒素的问题。 越南天气相对我国而言,比我国南方温度更高。由于棚顶的受热面积最大,因此对棚顶的隔热保温需要高度重视。有效的隔热可以缓解高温时段对舍内的加热。可以看到棚顶进行保温处理,并适当的做吊顶,可以有效的降低来自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 越南地形非常接近广西,交通并不便利,但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周边低密度的养殖规模为生物安全防护提供了有效自然隔离屏障。对于越南商品肉鸭的养殖而言,其最大的风险并不是来自于周边生物安全风险,而是来自于鸭苗。 当前越南市场上鸭苗的售价在5~8元/只,鸭苗约有2~3元/只的利润空间,但是苗量和苗源以及苗的质量可能并不稳定。随着越南商品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逐步发展,鸭苗有可能成为一个影响商品肉鸭养殖效率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为了规避鸭苗质量对商品养殖的影响,越南相比国内而言,免疫程序复杂,免疫次数多,免疫成本高,必然会对肉鸭形成较大的应激。所以在越南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以及一些相应的措施,应该在越南种禽以及商品苗的市场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