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胴体皮炎改善措施(二)
日期:2025-08-01 来源: 鸭高创咨询公众号
- 字号:
- [大]
- [中]
- [小]
1 减少环境细菌
做好日常消毒和空舍期消毒,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空舍期关键阶需要做的是在进苗前进行彻底卫生清理和消毒。如大肠杆菌,从鸭群发生感染后会长期存在于鸭舍,如果消杀不规范极易造成连续感染。
2 优化养殖密度
鸭舍中饲养密度与皮肤的划伤和炎症发生率有着明确的相关性。饲养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啄羽现象多发,抓鸭期间相互踩踏造成皮炎。在这种情况下,降低饲养密度可使发病率降低。
3 调节光照
鸭群达到预期的7日龄目标体重后,把鸭舍内的光线调为较低的光照强度(约10lux),可以减少鸭群活动和降低应激。一旦灯光变暗,就不要随意进出鸭舍。如果光照强度急剧增加会使鸭群高度兴奋,造成应激,结果导致皮肤划痕。
4 有效防疫
一是要选择高效稳定抗体,严禁使用粗抗进行免疫,避免粗抗引入细小病毒等病毒疾病。二是要合理的免疫程序,发病严重区域或场最好10日龄之前免疫2次抗体。
5 日常温湿度管理
提高笼底和粪带的高度,有效将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湿度外排。在肉鸭生产中,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生产性能和健康方面,而且对胴体品质的影响更为重要。鸭舍中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助于保证鸭子的健康。在夏季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止拥挤和划伤。
6 合理控料
控料时间不宜过长,夏季不要超过7个小时,冬季不要超过5个小时。控料或中断饲料后再补充饲料,可能会导致出现鸭群为获得饲料而争抢的行为,造成过度拥挤和划伤。
7 正确的抓鸭方式
在抓鸭时,照明应保持昏暗。工作人员在整个抓鸭过程越平静,鸭群压力越小,到达屠宰场的死亡数量就越少。夏季的几个月里运输框里的密度要适当减少。
8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保证饲料微量元素适宜,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E在保持和改善皮肤完整性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证明。皮肤是抵抗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损害是细菌侵入组织的主要入口。研究表明,肉鸡饲料加入有机络合锌可降低皮肤撕裂和划伤,使得皮炎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