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之网,驱动渔业新航程
我有幸参与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关于智慧渔业的专题培训,数日沉浸其中,推开了一扇通往未来渔业的崭新大门。从前熟悉的鱼塘、网箱、投饵劳作,如今被无形的数据流、精密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重新编织——这场学习之旅,让我深刻领悟了科技正如何深刻重塑着古老渔业的肌理。
培训内容从智慧渔业的根基铺陈开来。老师们细致剖析了物联网技术如何织就一张感知的“神经网”,让水温、溶氧、pH值、氨氮含量这些关乎鱼群存续的关键因子不再模糊。当屏幕上清晰展示着每个池塘溶氧浓度的曲线起伏,我看到,过去凭经验与直觉的模糊管理,如今已能精确到毫厘之间,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跃升,更是对渔业认知的根本颠覆。
最触动我的是大数据分析在精准养殖中的威力。培训中演示的系统平台,能根据历史投喂量、水质变化与鱼类实时生长反馈数据,自动计算出最优的投喂方案。回想自己以往投喂,常是“宁多勿少”,唯恐鱼群吃不饱,实则既浪费饲料又污染水质。而系统智能推荐的投喂方案,在保证鱼儿健康生长的前提下,明显节省了饲料用量——“精准”二字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更是在同学们提出的“只喂八分饱”的建议下,让我明白了高手就在民间。
此外,病害预警模型也让我眼界大开。系统并非等到鱼病爆发才发出警报,而是通过对水质细微波动、鱼类行为模式变化等海量数据的持续分析,提前数日做出风险预判。这种“治未病”的前瞻性思维,将被动治疗扭转为主动防御,大大降低了病害损失的风险。
这次培训无疑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视野的拓荒。智慧渔业绝非虚无缥缈的概念,它是由可靠数据、智能决策和高效执行共同构筑的坚实体系。它让我明白,未来的渔业,不仅要熟悉鱼群习性,更要懂得解读数据语言,驾驭智能工具。
展望前路,我内心既有对技术飞速发展的憧憬,亦感责任之重。我决心将此次所学融入日常:开始系统整理自己鱼塘的各项基础数据;积极学习操作相关的智能管理平台,把那些屏幕上的数字和曲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养殖决策;更要以开放心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拥抱技术革新。
智慧渔业之路如新辟之航道,前方或仍有风浪与迷障,但数据驱动的罗盘已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唯有学习不止,实践不怠,方能以新的智慧,养好手中每一条鱼,守护孕育生命的蔚蓝水域,让科技真正成为渔业航船破浪前行的新帆。
最后,再次由衷的感谢农业农村部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了解到行业的最前端的知识,同时结识到各位优秀的同行们,希望我们可以互帮互助,相互学习摸索,共同踏上由传统渔业转变为智慧渔业的改革之路。
(作者系智慧渔场建设人才第四期培训班学员 江西海盛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