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蛋鸡养殖企业的管理者,本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智慧农业不仅是行业发展趋势,更是提升养殖效率、保障生物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智慧养殖是蛋鸡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传统养殖模式依赖人工作业和经验判断,效率低、风险高、成本难以控制。而通过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红外测温、声音监测、行为识别等技术,可实现鸡群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大幅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我特别关注到基于音频分析的咳嗽监测和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这些手段能提前发现动物呼吸道疾病和乳腺炎等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极大提升了疫病防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二、数字防疫系统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冲击,传统防疫手段已难以应对复杂疫情。通过建设疫病智能预警系统、远程诊疗平台、免疫机器人等数字化装备,可实现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减少人为误差,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我司将积极借鉴疫病自助诊断系统和远程解剖指导等做法,探索建立适合蛋鸡场的智能化防疫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三、政策红利为智慧养殖提供有力支持
《智慧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畜禽养殖支持政策》等文件明确提到,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转移支付、衔接资金等多项资金可用于支持智慧农业建设,包括数字农业项目、高标准农田、智能农机、疫病防控等。尤其是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疫病防控补助等项目,与我司发展高度契合。我们将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
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计划
一是建设智慧鸡舍,引入环境智能控制系统、自动饲喂、机器人巡检等设备,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
二是搭建数据平台,整合生产、防疫、销售等数据,实现全程可追溯、可预警、可决策。
三是申请政策支持,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申报数字农业、疫病防控、绿色发展等相关项目。
四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员工数字素养和操作技能,适应智慧养殖新模式。
智慧农业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作为蛋鸡养殖企业,我们必须主动拥抱变化,借助政策东风和技术赋能,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智慧牧场建设人才第三期培训班学员 江西康益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