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义县申报“小粒花生+白羽肉鸡”种养循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义县申报“小粒花生+白羽肉鸡”种养循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指导服务,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引领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支持。2017—2025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累计支持建设4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形成以园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格局。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鼓励引导产业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农业+”多类型园区产业业态。三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支持产业园与科研院校建立协作机制,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等各类科研平台,加快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引导科技创新联盟、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园设立中试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服务,按照政策集成、要素集聚的思路,继续支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打造乡村产业振兴高地,支撑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二、关于强化技术帮扶力度,提升全产业链技术水平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花生、肉鸡等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优化技术服务,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一是深入推进育种创新。组织开展花生优质新品种培育,2024年以来筛选创制出新种质40余份,育成新品种168个。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支持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肉鸡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开展花生等新品种展示,推广一批有潜力、有价值、有市场的品种,国产白羽肉鸡市场占有率超过28%。二是稳步提升装备水平。依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推广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作用,继续对花生生产相关机械,以及蛋鸡、肉鸡养殖所需的孵化机、喂料机等机具给予补贴支持。三是推进加工技术创新。依托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国家花生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组织科研单位和加工企业开展花生加工技术研究和设备改进。改进肉鸡屠宰加工工艺,拓宽加工品类,提升肉鸡屠宰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服务,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突破,高效转化科技成果,为花生、肉鸡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关于加大花生产业推广力度,打造区域花生交易中心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强产地市场管理服务,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市场建设。自201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与山东、云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了山东寿光蔬菜、斗南花卉等33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带动各地建设了一批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2024年,发布663家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三是完善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补齐冷藏保鲜设施、商品化处理等短板,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十五五”全国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农业农村部实施“神农英才”计划等专项,遴选一批高层次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耕耘者振兴计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健全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2024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工作更好支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意见》,对粮食生产、耕地建设、农机作业等重点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部署安排。推动建立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专家服务乡村。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及有关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大工作调度力度,强化人才政策支持,优化实施人才工程项目,拓展人才发展平台,多措并举加快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5年7月31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