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嵊州市良种繁育场千亩稻田翻涌着金色浪涛,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稻香。9月24日至25日,2025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在嵊州举行。大会以“品种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64家育种单位的521个水稻品种,数量与覆盖范围均创历史新高。
走进嵊州市良种繁育场展示基地,稻田中央用紫黑色与白色水稻精准“绘制”的二维码率先映入眼帘,手机扫码即可快速获取相关资讯,科技感扑面而来。在田间,智能科技设施随处可见:农技人员手持搭载AR智能识别技术的病虫害测报仪,对准稻叶一扫,短短几秒便诊断出病虫害类型,并同步推送针对性防治方案;不远处,飞防设备正低空掠过稻田,高效开展常态化统防统治;水稻数字化考种机则通过实时参数测量与智能数据分析,精准区分实粒与秕谷,为品种选育和良种筛选提供可靠数据支撑。“这些智能设备让‘看禾选种’变得精准高效,更实实在在帮我们把田管得更好。”嵊州市二分田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过永华笑道。
沿着观摩路线前行,主导品种展区成为焦点。这里精选今年我省水稻主导品种中的19个优质品种集中展示,“专家介绍+田间对比牌”的展示方式,让每个品种的创新点、适用场景一目了然。展区内,“老牌创新品种”与“新晋新秀”同台亮相:既有“甬优1540”“中浙优8号”等连续多年保持推广优势的品种,也有“华中优9326”“秀水1717”等近两年新审定的品种。“大家看,这片‘华中优9326’,结实率达85%,亩产比普通品种提升10%-15%,整精米率达68%,生产的稻米又香又糯!”嵊州市良种繁育场有关负责人缪添惠介绍。
在新设的绍兴本地特色米制品展区,嵊州年糕、绍兴黄酒等产品旁均标注着所用水稻品种。工作人员端着刚蒸好的年糕邀请大家品尝:“好的米制品背后,得有好稻种撑着。像这款年糕,用的是‘甬优538’稻种,这品种不光能多打粮,米质还特别适合做年糕,吃着软糯又不粘牙,您一尝就知道!”
稻田另一侧,“稻梦谷・富乐田园”农文旅景区与展示基地相映成趣。复古小火车载着游客穿梭在金色稻浪间,稻作文化餐厅推出的“米主题套餐”香气四溢。“我们希望让公众不仅能看到品种创新的成果,还能亲身感受‘稻’的多元价值。”负责人张桔芳预计,国庆假期期间,这里日均将接待游客2000人次。
启动仪式上,5场水稻品种产业化合作签约顺利完成,涵盖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合作、专用稻米开发、年糕专用稻产业化、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等领域。“这不是简单地‘卖种子’,而是从品种选育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合作,以‘浙禾香2号’为例,我们会统一种源供应,对接米企订单种植,让好品种真正变成农户手里的‘增收粮’。”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种业部经理湛立伟介绍。
大会还公布了20个水稻推荐品种,涵盖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粳稻三大类。“我们考察了田间表现,结合产量、米质、抗性等审定数据,最终选出这些品种,希望能为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的种植者提供最优选择。”大会评选组专家、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的滕振勇解释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省将持续深化种业振兴行动,强化育种科技创新、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种业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优良品种快速从田间走上餐桌,为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信息报记者 丁佳味)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