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陇原大地和风轻拂,绿意盎然。乡间田野里,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主动扛起央企责任,深入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创新推进定点帮扶与乡村振兴工作,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陇原乡村振兴筑牢电力根基。
农网升级强根基 电力赋能添活力
6月4日,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玉成村的10千伏煌辉线114线上,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农村电网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持续加大农网投入,今年计划完成65亿元配农网工程建设,较2024年投资额增长12.5%,全力提升农村供电服务保障水平。
在庆阳市西峰区周庄村,村民冯先生切实感受到了农网升级带来的便利:“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动车,再也不用跑镇上排队了。”5月底,他申请的充电桩从报装到接电仅用2天。紧扣“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简化充电桩报装流程,强化安全保障,为乡村绿色出行打通“快车道”。
此外,国网甘肃电力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下乡和分布式光伏接电服务,落地“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累计建成371个乡村电气化项目,惠及115.12万群众,实现“乡乡有桩”的目标,让绿色能源点亮乡村生活。
精准帮扶显担当 产业振兴促共富
“多亏驻村工作队帮忙,花椒不仅好卖了,价格还涨了!”5月30日,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玉信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彩云谈及今年花椒产销,满脸喜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西和县大桥镇村帮扶工作队立足当地“大红袍”花椒和金丝皇菊资源优势,打造“一红一黄”特色产业,申请捐赠项目升级加工设备和车间,优化消费帮扶品类,提升农产品品质。
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兜底收购花椒,解决椒农后顾之忧。驻村工作队还借助“惠农帮”平台、电商直播等渠道,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通路,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体系。今年已实现消费帮扶250万元,惠及农户122.85万人次,带动合作社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实现“双提升”。
此外,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帮扶模式,实施“电靓和美乡村之让就业来电计划”,举办2期高压电工培训班助力村民就业;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落实“结对帮扶?爱心甘肃”活动;邀请专业团队培训电商知识,培育乡村电商致富带头人,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便民服务暖民心 电力温情零距离
5月23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的台区经理刚为关山村独居老人更换完老化电线,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果园检修线路。关山村以苹果种植为主,300多亩果园年产“红元帅”“富士”等品种50多吨。依托“光伏惠民”政策,去年全村分红9万多元,真正实现“晒着太阳把钱赚”。
在武山县四门镇松树村,总面积5000亩的“清凉松树”景区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村民委员会主任汪振兴回忆:“景区扩建时,供电公司连夜踏勘,10天就完成变压器安装和专线架设,太给力了!”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657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将电力服务延伸到乡村末梢。在春耕春灌、“三夏”“三秋”等农忙时节,公司强化政企协同,开展“电保姆进田间”行动,通过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巡检供电线路和设备,提供设备义诊、安全指导服务;开通用电报装“绿色通道”,实时监控农灌线路和机井配电变压器负荷,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通讯员 贾一凡 李春莲)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