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社会化,大牵小手耕夫夸;种管收运全拿下,搞活生产万千家;土地流转规模化,产销两旺把卷答;懂经营,善管理,技术支撑有新招;新型主体帮与带,富实一方百姓家。”这是对武宣县金鸡乡扎实稳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贴切描述。
近年来,武宣县金鸡乡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围绕农户在机耕种植、田间管护、技术指导、机收运输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农业社会化服务,多角度、全方位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宣传动员到位,社会化服务认知得到全方位提升。一是资料宣传,分发政策及项目宣传单若干份;二是会议宣传,乡、村干部深入村屯、群众,在人群集中地以会议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先后在农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屯级村民会议等各类大小会议宣传项目好处;三是活动宣传,结合“三月三”、圩日、平安巡防等,以召开座谈会形式,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生产大户带头来促动并转换群众思想认识,把“领导”要我做的思想切实转换成“群众”我要做的积极性;四是宣传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线上”以微信信息发布和交流、公众号媒体推介,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标准、机型等,扩大农户对购机补贴的知晓率;“线下”做到进家窜户、发放资料,使群众认知购机补贴流程、补贴内容,形成政策鲜明、家喻户晓,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
培育新型主体,把传统产业壮大、把社会化服务搞活。“要富口袋,发展产业是关键。我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讲解土地流转政策的好处,两年内流转了110亩耕地种蔗,2023-2024榨季进厂原料蔗800多吨。”大坪村种蔗大户黄建章洋溢丰收的喜悦介绍说道。
武宣县金鸡乡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生产大户为抓手,将小农户紧密串联起来,以租赁土地等方式助力小农户多种地、种好地。截至目前全乡现有高效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3家,其中有区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区级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市级家庭农场2家,形成了发包户有土地租金收入、承租方实现土地高效产出的共同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全乡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优化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并鼓励群众流转土地,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模式,以专业合作社或生产大户为引领,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夯实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光伏、肉牛和生猪养殖等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径,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土地有序流转后,金鸡乡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大户,2023-2024年度榨季,全乡有18户实现进厂原料蔗超500吨、最大的一户进厂原料蔗超2000吨的规模经营新局面。
无人机“飞防”,在助农增收新方式上发力。“我种蔗300多亩,这十多年来,在病、虫、草害防控的农事操作上,从以往利用背负式喷雾器打药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药液易滴漏、不环保以及打药人员易中毒等,到如今应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的节省水、节省药、节省工、高效环保并且达到适宜规模生产,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300多亩施药作业,与以往对比,大大缩短作业时间,表现出省时省力、安全性高、适应性强、提高产量等诸多优点,生产效率真高。”金鸡乡建科家庭农场主满怀深情地向笔者介绍道。
近两年,武宣县金鸡乡在病、虫、草害防控方面实施植保“飞防”作业面积超13万亩次;以机耕作业、甘蔗中耕培土、机收机运等农业社会化服务7.37万亩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为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找准了发力点,是助力小农户降本增效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补齐服务短板,提升农机装备助力生产增收。金鸡乡春景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动谋划、积极更新农机装备,是武宣县第一个应用种植机开展甘蔗“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合作社,他们是种植户的坚强后盾,在生产中补齐了甘蔗“宽窄行”机械化种植服务的短板。通过与常规等行距种植对比,“宽窄行”种植模式表现出通风透光好、土壤保墒力强、不风折不倒伏、亩有效径增加、生产效率提升、利于机械化操作等诸多优点而被广大种植户所接受,加之不断加强机械的更新,使得“宽窄行”种植模式应用面积越来越大,种植户尝到了新模式带来的增产增收的甜头,合作社实力得到了增强。
推广应用“宽窄行”机械种植甘蔗,对提升单产,增加蔗农收入贡献实用技术,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把“藏糖于地、兴糖在技”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农业节本、提质、增效,助力糖料蔗高质量发展。
降本增收寻途径,社会化服务得到进一步推进。“我家这块蔗地10亩,在甘蔗需水或抗旱时利用铺设好的滴灌系统给甘蔗‘打点滴’,效果非常好。与以前利用柴油机抽水漫灌相比,10亩蔗地漫灌要5天才能完成、而滴灌只要不到2天,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每亩漫灌需油费开支50元左右、滴灌只要不到20元/亩,节本增值率高;漫灌抗旱时我这块蔗要整天在地里劳作,而滴灌时只需启动机子后就可以回家放心睡大觉,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前两天施用壮尾肥,发现滴灌系统施肥比以往撒施肥料见效快、叶色浓绿,肥料利用率更高。”鱼步村种蔗户银有群用“四个对比”形象且感慨地介绍道。
群众所说的给甘蔗“打点滴”,是指在蔗作地安装糖料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滴灌管道在蔗地依行距有序排列,在甘蔗给水肥时,水份就会一滴一滴地流出,俯身细看,滴水准确、水流均匀,像是在给甘蔗苗“打点滴”,这一波‘及时水’浇下去,干旱问题和甘蔗需水就会得到有效缓解,只要其他农事管护到位,甘蔗增产就不是问题。
今年以来,武宣县金鸡乡累计在各行政村已建成的糖料蔗“双高”基地安装滴灌系统共计6000余亩,甘蔗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增强甘蔗抗旱能力,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糖料蔗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农资投入,避免肥料浪费和田间环境污染,是助力甘蔗产量和糖分提升的有效途径,为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良好的项目和物质基础。金鸡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干部介绍道。
金鸡乡围绕耕、播、浇、收、防、技术指导和良种推广上不断推进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到实处,在牵手小农户向大农业迈进进程中,实现了降本增收、提质增效,助推农业生产效益大提升。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