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从大米厂到食品产业巨头
桂林力源的故事,始于1953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广西粮食厅投资14万元兴建桂林市大米厂,经营前期主要从事大米的收购、加工和销售,中后期在主营大米基础上逐步将经营范围扩至油脂、饴糖的生产和销售。
作为广西首家现代化大米加工企业,桂林市大米厂在计划经济时代承担着保障民生的重任。1991年,企业迎来关键转折——与广东新会市粮油饲料公司合资成立桂林第一家饲料厂——桂新饲料厂,开启饲料生产新征程。这场“国企联姻”不仅带来1100万元资金,更引入先进的配方技术和管理经验。
1997年,结束联营,企业员工出资购买联营股份,桂新饲料厂更名为桂林漓源粮油有限公司。当年,桂林漓源即以年产销量8.6万吨的成绩跻身广西饲料厂前三。1999年,超越柳新饲料厂居广西第二,接下来的2000年又以年产销量14.6万吨超南宁正大,跃居第一。“漓源”饲料成为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
2002年的二次改制堪称里程碑。全员股份制改革让全体员工成为企业主人,这种独特的“集体所有制”模式激发了无穷活力。
2012年,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公司成立。如今,经过一代代力源人奋发图强,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业务覆盖饲料加工、畜禽育种养殖、生物科技、粮油食品、新零售等领域的全产业链高新农牧集团企业。公司辐射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13个省市,拥有14000多名员工,190余家分公司子公司,160余家生鲜连锁超市,2024年集团总产值约500亿元。企业不仅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从一粒米到全产业链,这家“广西老字号”用70余年时间,书
写了一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传奇。
现场探访:
从加工到配送
数智与品质同行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北路122号的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这里也是以前桂林大米厂所在地。桂林力源的相关负责人蒋雪恒介绍,作为集团众多生产基地中的重要一环,这里既是集团总部,也是粮油加工和仓储厂区。
在食用油成品包装区域,半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作。记者看到,一桶桶成品食用油经传输带从车间运出,由装箱机装箱后,再通过运输带传至自动码垛机叠放。
穿过厂区的通道,来到大米的加工和成品区域。蒋雪恒介绍,这是一个立体的加工区域。稻谷运输至楼上后,经过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一系列严谨程序,最终变成大家日常食用的大米。整个加工过程中,力源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设备选择到参数设定,都以生产高品质大米为目标,保障消费者能吃到安全、优质的大米。
另一边的大米恒温储存区,记者一进去就感觉到凉意十足。蒋雪恒说,恒温仓的恒温系统温度稳定控制在25℃左右,湿度维持在60%上下,是一个精心打造的“谷物保险箱”。这样的环境对大米储存大有益处,低温能够有效抑制米虫的生长和繁殖,防止虫害侵蚀,同时减缓大米的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速度,避免营养成分流失。稳定的湿度则避免了大米因受潮发霉、变质,确保其始终保持干燥状态,维持良好的口感和品质。
来到桂林力源生鲜厨房门店配送中心,又是另一番场景。记者看到,仓储区内,数个搬运机器人正依据各门店的线上下单信息,精准分拣运输商品。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机器人通过地面二维码导航,能自主规划路径,在仓库物流中实现自动搬运,既节省大量人力,又显著提升效率。如今,一辆辆“力源车”将优质的产品运送至桂林各个区域,在城市中织就一张紧密的食品产业网。
新的征程:从田间到舌尖 构建全闭环产业链
面对未来,桂林力源以全闭环思维打造安全食品链条,从种养殖到终端消费实现全环节可控。
在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同时,桂林力源敏锐捕捉市场趋势,聚焦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饮食需求,拓展深加工板块,让农产品以更丰富形态抵达餐桌,不断谋划产业升级与业务延伸的新路径。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力源严格遵循全闭环产业链的品质管控标准,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执行严苛的质量检测流程,确保新产品延续力源一贯的高品质与安全性。通过全闭环产业链,不仅保障了食品安全,还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为终端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带动上下游农户增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与此同时,桂林力源将多维度发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在渠道布局上,力源正构建覆盖全品类、多场景的食品生态网络,持续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让力源的产品走向全国千家万户,不断扩大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
创业72载,改制23年。作为“广西老字号”,未来,桂林力源将立足广西,辐射全国,深度融合产业链优势与生态网布局,从区域老字号向国民食品品牌跨越,用产业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信、健康美味”的消费体验。
市民点赞:力源是可靠和品质的象征
在桂林,力源早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获了无数赞誉,是大家舌尖上的信赖。
无论是晨光初照,还是暮色降临,力源分布在大街小巷的门店总是熙熙攘攘。在桂林城区里的力源门店,每日都迎接着附近居民前来选购。“力源就开在小区门口,上下班顺路就能把菜和粮油买了,真是太方便了!”家住一家力源门店附近的杨翠红笑着说。如今,桂林五城区已拥有百余家力源门店,正如市民所说,走出小区门口便能轻松买到日常所需。这种便利性,极大满足了市民快节奏生活下对购物高效与便捷的需求。
力源对品质的严格把控,更是让市民们放心购买。“从小朋友上幼儿园开始,家里购买的米和油就没换过地方,现在孩子都能自己跑到店里买牛奶了。”住在七星区的张丽是力源的老主顾,她说:“在力源购物主打就是一个真放心。给孩子吃的东西,力源这牌子我信得过。”
对于力源的品质,常年做饭的市民最有发言权。“我家对大米的选择比较讲究,吃过很多米,最后还是选择在力源买。”住在象山区的李婷婷笑着说,“以前我们也买过进口米,结果全家还是觉得力源的米香。”
从实体店到手机下单,力源的便利也藏着市民的认可。住在穿山东路的傅女士说,对于她这样懒得出门的人,就喜欢图方便,力源品质可靠,还能送货上门,是她的不二之选。
在桂林人心里,力源已超越了普通商家的意义。在很多市民心中,力源做了这么多年,让人踏实。不管是一袋米、一瓶油、一块肉还是一把青菜,只要看到力源的牌子,就知道这是安全、品质和健康的象征。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