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贵水出好药,这是对贵州道地药材的赞美。眼下,正值中药材采收上市的季节,在中药材钩藤之乡——剑河县,13.7万余亩钩藤陆续采收、上市交易,预计产量达4.8万吨以上。
在剑河县钩藤收购加工和储存中心,工人在搬运钩藤。
在剑河县钩藤收购加工和储存中心,一车车各基地刚采收的钩藤鲜枝被运输到这里进行交易、加工、储备。厂房里的钩藤堆积如山。每年,中心都面向当地农户进行保底收购,农户除了随行就市,自主销售外,也可选择到这里来保底价交易。
种植户在剑河县钩藤收购加工和储存中心出售钩藤。
“目前钩藤鲜货的市场收购价为四块三毛钱到四块五毛钱一斤,我们已经收购了一百二十吨左右,预计在年前能够收购六百吨左右,产值约六百多万元。这些钩藤主要销往河北和安徽的药企。”剑河县金钩藤产业供销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潘年俊介绍到。
剑河钩藤。
“剑河钩藤”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枝条上“镶嵌”着一个个小金钩而得名,主要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出钩率和钩藤碱的含量直接影响其市场地位。
“经过检验,剑河钩藤的浸出物达到22个点,如果按照药典标准的6个点,浸出物已经高出药典标准的3倍以上,所以,外面的很多药企都喜欢用我们的钩藤,药材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也高于周边湖南、广西等地。”剑河县金钩藤产业供销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潘年俊表示。
在剑河县钩藤收购加工和储存中心,工人查看加工好的钩藤。
在剑河县钩藤收购加工和储存中心,工作人员在查看钩藤品质。
剑河县有10多年的钩藤种植培育基础,当地农户常把钩藤称为“金钩钩”,除了形状,也因为产业自身具有一年种,多年收,经济和生态双效益明显、持续周期长的特性,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今,这条由“金钩钩”串联起来的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涵盖育苗、种植、生产、销售和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种植面覆盖全县13个乡镇(街道),惠及农户1万余户。
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农户在收割钩藤。
种植户刘琼几年前返乡创业,利用荒坡种植了400多亩的钩藤,第二年便产生了经济效益,加上政府的保底价收购政策,让他这样的种植户有了稳定的收益保障。
“当时政府鼓励我们发展钩藤,并且在技术、种苗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很有信心的。前三年采收,平均亩产值有两三千元,后期达到丰产期后,一亩地应该有四千多元的进账。”剑河县革东镇南薅村种植户刘琼说。
种植户在剑河县钩藤收购加工和储存中心出售钩藤。
从厂房到基地,钩藤产销一片火热场景。在革东镇光条村的钩藤“定制药园”里,种植大户欧明光凭着良好的种植管理技术,让钩藤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吸引大批客商上门采购。该基地还被列为全县“6个100万”提升工程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示范点。
客商在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钩藤种植基地查看钩藤品质。
“管理得很好,双钩占比大且粗壮,药用价值很高,像这种钩藤产出多少,我就收购多少,最满意这种药材。”药材采购商李秉橙表示,受高海拔土壤气候影响,这里的药材质量好、药性高,很受市场欢迎。
得益于技术的加持,这几年,在欧明光等大户的带领下,光条村的钩藤、茯苓、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每年仅出售钩藤一项,就有40多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依托大户带小户,村里大批农户也能就近学技术和务工增收。
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农户在收割钩藤。
“县里的科技特派员经常到基地来指导,让我们技术有保障,质量提高了,效益也越来越好。今年又示范种植了1200亩新品种,预计达产后亩增产率在8%以上。”说到产业发展前景,欧明光信心满满。
近年来,剑河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大中药材产业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投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做深、做强中药材全产业链文章。
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钩藤种植基地。
在剑河县屯州工业园区,10余家健康医药企业聚集在这里。从原材料收购到成品发货,厂区里进货、出货车辆繁忙交错,一派产业发展的蓬勃气象。目前,园区以中药材为主的健康医药产业产值突破了2.8亿元,并建成了全省最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贵州京诚药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一,落户园区1年多来,凭着良好的品质,打通了省外市场,大批黔药从这里直达北京、河北等市场。目前,企业拥有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达150个,年提取中药材1000余吨。
贵州京城药业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查看发货清单。
“我们企业选择落户在剑河,主要是因为这边的原材料质量比较好,能做出更好的中药配方颗粒。目前跟我们合作的很多家北京的医院,都是我们比较大的客户,只要他们发订单过来,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把最好的货发过去,每个月的发货量大概在10吨到15吨左右。”贵州京诚药业有限公司供销储运部采购主管文高田说。
贵州京城药业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发货。
据了解,剑河是贵州省十五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县之一,现有中药材种类1024种,占全国药用植物总数的21.5%,中药材总蕴藏量达10余万吨,目前,全县累计种植钩藤、黄精、南五味子、淫羊藿等特色中药材15.73万亩,依托良好的产业根基,近年来该县着力打造健康医药十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黔药飘香省内外市场。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