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邯郸市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出台《农业特色产业“一县一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特色培育、规模扩张、品牌打造三大路径,实施龙头企业赋能、招商引资赋能、特色品牌赋能等八项举措,重点培育大名小磨香油、磁县甘薯、涉县中药材(连翘)等13个具有全国及全省影响力的农业特色产业。
按照方案,今年,邯郸市13个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逾54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逾900亿元;2027年,13个“一县一品”龙头企业营业收入逾9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逾2000亿元,其中,全产业链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达到11个。
“龙头企业+科技创新”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7月12日,在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下土公司”)磁县甘薯种植基地内,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携手企业科研力量,正在进行脱毒甘薯种苗的培育与筛选。
作为全国唯一的甘薯作物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磁县甘薯种苗种植面积1.5万亩,年销售甘薯种苗15亿株,年产值2亿元。禾下土公司是当地甘薯产业“一县一品”龙头企业,从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推广到甘薯产品加工、销售,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以打造中国磁县甘薯产业集群为目标,重点攻关甘薯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
在“一县一品”三年行动推动下,更多科研团队将进驻邯郸,通过“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真金白银”壮大龙头企业。该市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核心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补助。通过订单带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创建一批“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该市将发挥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等平台作用,支持企业熟化转化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恢复改良一批“老口感”地方品种。因地制宜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加强农业大数据收集、整合和应用,推进伏羲农场、广平新发地智慧农贸城暨安全保供仓等项目建设,促进“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多元化。
截至目前,该市“一县一品”产业确定了22家链主企业,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2家,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19个,科技小院实现县域全覆盖。
推动集群发展
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7月12日,位于涉县的以岭药业连翘种植基地内,农户们在精心管理连翘。为防止过早采收造成产量降低、品质药效下降,涉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等4部门发布通告,提出今年7月25日为连翘采收开始时间。
涉县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因生态环境良好、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这里有野生中药材2115种,是柴胡、连翘的道地产区。
今年,《涉县连翘“一县一品”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按照规划,到2027年涉县连翘种植面积将由目前的30万亩扩大至72万亩,带动周边地区形成120万亩种植规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连翘种植基地。
不仅是涉县连翘种植面积在扩大,按照邯郸市《农业特色产业“一县一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大名县年产香油将由目前的4.5万吨增长到10万吨以上,鸡泽辣椒年加工鲜椒由目前的20万吨增长到60万吨,馆陶禽蛋、邱县牛羊肉、邯郸经开区精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产量都将迎来大幅增长。
为实现规模扩张目标,邯郸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举措,助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推进一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对种植类特色产业,引导土地规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对养殖类特色产业,引导企业上项目、扩产能。加快推进河北净菜现代产业园、大名县小磨香油产业园等20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招引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制定《邯郸市农业产业链招商图谱》,对接国内外涉农大企业集团、京津外迁企业和国资平台、产业投资运营商,举办“一县一品”主导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加快引进一批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落户。
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农业园区能级水平,推进东部农业“飞地经济”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项目集中落户、集聚发展。每个县(市、区)重点提升打造1个农业特色产业“一县一品”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今年上半年,邯郸市纳入省农业重点项目管理平台项目275个,完成投资81.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4.5%,投资完成额居全省第二;11个项目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3个项目入选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二。
建设品牌农业
提升市场竞争力
去年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大名小磨香油、馆陶黄瓜农业品牌入选,邯郸市农业品牌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大名小磨香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名县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增强大名小磨香油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该县有22家小磨香油规上企业、7000多个专业户,小磨香油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今年,邯郸市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品牌运营、品牌宣传、准入准出等机制,加快品牌农业建设步伐。
完善品牌运营体系。聘请专业团队,对“一县一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系统策划,完善品牌规划、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等体系建设。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在有关邯郸的主题形象片、旅游文化宣传片及有关影视作品中嫁接重点农产品、主要品牌元素,进行宣传推广。
组织开展集中推介。面向京津、广深、沪杭等城市,与大型连锁超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渠道商开展对接,建设农产品展销窗口。推动品牌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一体运作,把景区变成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发展电商直播、设立农产品电商网点、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集约共享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县级建设馆陶县等8个共配中心,乡镇建设集快递分拣收投、客货运、农村电商等于一体的乡镇服务中心,各村建设一站多能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
截至目前,邯郸市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1个,省级领军企业品牌达到15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各县(市、区)均建立了电商直播产业园,打造电商直播村214个。(河北日报记者陈正)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