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奶奶 小菇妈 俏菇娘”组团出道 广水“飞客三菇”乘云直上
4月10日,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热闹非凡。香菇基地文化广场上,“飞客三菇”美食品鉴大会暨电商直播大赛火热进行,现场认购声此起彼伏。
“我要6000棒!”“5000棒!”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会代表、青年企业家争相举牌,抢购关店村的菌菇棒。广水实实在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毛红一口气拿下2000棒:“这里的建棚、制袋、技术、品牌‘四统一’标准让品质有保障,我们信心十足。”
村里搭建的共享直播间内,同样人气高涨,村民化身带货主播,热情推介“菇奶奶”“小菇妈”“俏菇娘”等系列产品。一位年轻主播拿着一朵掌心一般大的花菇,向网友介绍:“家人们,这是广水关店村的花菇,个头大、颜色白,香味浓,不管咋做都好吃。”网友纷纷留言问价格、下单。
村里的电商达人、技术顾问曹猛,每晚7点准时开播,不仅卖货,还在线传授种植技术,累计售出千余单香菇干品。
“飞客三菇”凭借网络上云端,产品远销各地。“再也不用只等商贩上门了!”种菇、卖菇三十多年的菇农大爷笑着感叹。
关店村的香菇产业腾飞,离不开科技加持。基地内,15座白色移动方舱格外醒目。方舱内空调恒温,模拟最佳生长环境,使花菇实现全年六茬采收,单棒产值提升5元。“普通大棚一年只出四茬,方舱种出的菇肉厚、香味浓,夏季还能填补市场空缺,一季收益超2万元。”曹猛介绍。
村支书李绪强算了一笔账:以往分散性种植,使得香菇品质参差不齐,村民辛苦一年,利润微薄;现在依托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集中制棒、科学管理,村集体年增收12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300余万元。
从传统种植到智慧方舱,从线下叫卖到云端直播,关店村的“菇”事后续将会更精彩。“打算投入800万元建菌种研发基地,按全市4000万袋算,每年菌种产值能有2000万元以上,净利润700万元以上。坚持科技种菇,请专家教菇农技术创新,提高香菇种植的自动化水平,让香菇产业发展得更好。”李绪强充满信心。(记者徐思弘、通讯员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