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在武汉开幕
10月26日,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国际农机展)在湖北武汉开幕,主题为“创新开放赋能农业装备,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本届展会吸引全球约2500多家参展企业与20万人次专业观众齐聚,在政策对接、市场破局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中,勾勒中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从规模来看,本届国际农机展创下历史新高,25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双双刷新纪录。与此同时,参展企业结构持续升级,优质企业占比显著提升,大型优质企业参展比例大幅提高。其中,特装展位占比突破 60%,涉及企业超 900 家;零部件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30%,新增企业占比近 30%,让本届展会成为国际农机展览史上规模最大、参展企业质量最高的盛会。
本届展会呼应国家“绿色环保”“一大一小”“优机优补”等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当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将智慧农业与新能源板块作为核心展示内容,这已是国际农机展连续第3年将其列为重点主推板块。数据显示,本届展会智慧参展企业数量和展览面积同比增幅高达150%以上,包括立体农业智能机器人,集成了AI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和机械臂技术等众多智能农机亮相本次展会。
国际农机展已成为洞察农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窗口。本届展会智慧农业展区爆发式增长,不仅凸显我国农机行业的创新活力与全球竞争力,更释放出明确的行业信号。同期举办的2025 智慧农业大会,以“人工智能+ 机农艺融合助力单产提升”为核心主题,整合产学研推用全链条资源,通过论坛、专题交流、成果展示等多元形式,全面呈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助力农业生产者提升经营能力与技术水平,加速前沿技术在农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为贯彻国家在农业生产精细化方面的政策要求,本届展会特别设置了精量播种和精量施肥展区。该展区与大型综合类企业统一规划布展,不仅全方位呈现三大主粮耕种管收的全流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还融入了农产品初加工环节展示内容,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专业化、综合性、产业融合性为一体的特色展区,助力农业生产各环节紧密衔接,实现提质增效,切实将国家政策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实际成果。
本届展会成为全球资源交汇的战略枢纽。一方面,国内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彰显出进军国际市场的强烈愿望,如潍柴雷沃、中国一拖、江苏沃得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定制化产品积极“出海”,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另一方面,本次展会还汇聚了众多外资企业、海外展团和100多个国家的买家及观众,如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等国际官方采购团,寻求“贸易+技术”的深度合作。而外资零部件参展商数量增长明显,更为本次展会锦上添花。
当前农机市场正经历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的深刻调整。2024年,传统大中型拖拉机、小麦收获机等主导产品部分区域销量同比下滑约 20%,“旺季不旺、淡季趋淡”成为行业突出痛点。面对市场挑战,本届展会通过产品展示与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破局思路。展区内,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产品成为绝对主角,动力换挡拖拉机市场占有率已接近20%,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因适配湿地作业需求,部分头部企业销量同比增长超200%,10 公斤及以上喂入量的小麦收获机市场占比更是接近 90%。
本届国际农机展的国际化程度再创新高,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提升功能,充分发挥展会在国际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展会新增日本展团,意大利、德国、韩国展团规模扩容,均携实物产品精彩亮相;国内市场可见的外资品牌悉数参展,法士特等国内领先传动企业首次入驻,充分彰显展会的全球吸引力与行业影响力。展会期间举办的 “中外农机贸易大会”,创新设置政策解读与贸易对接双环节:邀请亚太国家行业协会专家深度剖析当地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组织国际买家与国内企业开展“一对一” 精准洽谈。 越南、印尼、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协会代表与行业专家现场解读当地农机化发展需求与市场机遇,5家在全球化布局中成果卓著的中国企业,也分享了海外市场拓展经验与本地化运营策略。(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