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的万亩水田褪去翠绿、披上 “黄金甲”,微风拂过,层层稻浪翻滚,裹挟着饱满稻穗的清香,在黑土地上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画卷。眼下,正是水稻收获的 “黄金窗口期”,农场紧扣晴好天气,全面推行“割晒+拾禾”分段式收获模式,以科学调度、精准服务打通稻收全链条,在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推动稻谷提早上市,为种植户抢占市场高价、实现效益增收筑牢根基。
“我是16号完成割晒,才过去4天多,水稻水分就降到14.6个左右,完全达到了拾禾标准!”在松东管理区的稻田里,种植户刘晓华站在满载稻谷的机车旁,看着金灿灿的籽粒不断涌入车厢,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田间,一台智能收获机车正穿梭在金色稻浪中,机械轰鸣声与稻穗脱粒的轻响交织,晾晒后的稻秆被精准捡拾、高效脱粒,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丰收的节奏”。
刘晓华一边用手捧起饱满的稻谷,一边算起了“增收账”:“按今年的收成,亩产稳超700公斤,比往年还能再高一点。关键是割晒后不用等水分、不担心捂粮,收完就能尽快卖而且割晒后不用等水分、不担心捂粮,收完就能尽快卖,赶上好行情,今年收益错不了!”
这样高效的收获场景,并非偶然。早在8月秋收备战阶段,梧桐河农场便提前谋划,组织技术人员对收割机、割晒机进行全面检修调试,更换老化部件、校准作业参数,确保每台农机以最佳状态投入作业;结合稻田分布、品种成熟度制定“一片区一方案”,划分作业片区、明确时间节点,避免农机闲置或扎堆,保障割晒有序推进。进入9月收获期,更是紧盯天气动态,一边加快水稻割晒节奏,一边精准跟踪雨情变化,及时调配机械投入拾禾作业,让“割晒—晾晒—拾禾”各环节无缝衔接。
“分段收获不仅能降损耗,更能抢时间!” 农场农业发展部总经理贾聚岩介绍,水稻割晒作业可有效规避后期降雨、大风、霜冻等极端天气导致的倒伏、捂粮问题,而经晾晒后再拾禾,既能将粮食损耗率降到最低,还能大幅缩短收获周期,让稻谷更早达到上市标准。据了解,得益于前期科学水肥管理与精细化田间照料,今年农场水稻抗病性强、结实率较往年提升,再加上分段式收获的“加速度”,首批稻谷比往年提前约一周进入市场,恰好赶上当前粮食收购的好行情。
为让分段收获模式惠及更多种植户,农场还打出 “服务组合拳”:成立技术服务小组与“技术服务小分队”,农业技术人员全天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严格按照机械作业标准操作,实时根据田间湿度调整农机行进速度,确保割茬平整、稻穗铺放均匀,保障晾晒效率与稻谷品质;针对部分种植户机械不足的问题,各管理区主动对接协调,整合割晒、拾禾机械资源,推行“统一调度、互助作业”,最大限度提升整体收获效率,让家家户户都能赶在“好时机”完成收获、抢占市场。
如今,行走在梧桐河农场的田间地头,处处是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多台大型智能割晒机呈“一字型”排开,农机手熟练操控设备,金色的稻穗随着机械的推进不断铺落在田间;拾禾现场,机车轰鸣不停,一袋袋装满稻谷的编织袋被整齐地码放在车上,送往附近的粮食收购点;收购点内,种植户们拿着售粮单据,看着粮款实时到账,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随着秋收进程不断推进,收获与整地工作已进入“同步跑”阶段。梧桐河农场将持续密切关注气象数据,动态调整作业计划,科学调控农机调度,确保割晒完成一块、及时拾禾脱粒一块,在推进收获与整地同步进行的同时,助力更多种植户实现“粮满仓、收益高”,为今年粮食丰产增产、明年农业高质量开局交出亮眼答卷。(通讯员: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