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改善牡丹江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巩固“以渔净水”的生态成效,9月24日,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在牡丹江上游水域组织开展了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今年,共计投放鲢、鳙、草鱼等各类鱼苗超过677万尾,旨在通过“以渔控草、以渔抑藻”的自然方式,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构建水清鱼欢的健康水域生态系统。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将一尾尾活蹦乱跳的优质鱼苗缓缓投入水中。鱼苗入水后迅速适应环境,成群结队地游向深处。据悉,本次放流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放流鱼种及数量针对牡丹江上游的水体状况精准配置。其中,投放滤食性的鲢鱼和鳙鱼共计501万尾,它们能有效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是抑制水体富营养化、控制藻类生长的“清道夫”;投放草食性的草鱼151万尾,用以消耗水域中过多的水草,实现“以渔控草”,保持水流通畅;同时,还补充投放了具有特定生态功能的红尾鱼、赤梢鱼共25万尾,以增加水域生物多样性,完善食物链结构。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增殖放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鲢鳙等鱼类通过摄食水中的藻类和有机物,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从而净化水质。这种“以渔净水”的生物治理模式,具有成本低、副作用小、效果持久的特点,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此次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不仅对恢复牡丹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未来流域内渔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下一步,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放流水域的巡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确保放流鱼苗的成活率和生态效果,让“以渔护水”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共同守护好牡丹江的碧水清波。(记者:张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