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南龙山县种植中药材,修复生态,带动增收 土药材成了金饭碗(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中药材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了当地富民兴业的“绿色银行”。以农业农村部资助建立的百合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龙山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合作,针对百合“病症...
[湖南]空心院落上演“归园田居”——邵阳县高龙村“庄房上”逆袭成和美屋场的故事
8月6日,邵阳县下花桥镇高龙村,沿着“白改黑”后的村道蜿蜒前行,路灯上的中国结崭新,在茂林修竹间闪耀着夺目的光芒。2015年,刘玉龙的父亲80大寿,老人家坚持要在院落办寿宴,可院落破败脏乱,车也进不来。一些村民主动捐钱,村民刘楷鹏结婚急需用钱,但为了支持院落建设,...
[湖南]平均亩产807.4公斤!屈原管理区“一季超级稻+再生稻”头季测产验收
8月7日,岳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组对屈原管理区“一季超级稻+再生稻”头季核心示范区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807.4公斤,标志着当地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突破。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特定培育条件下,促使这些休眠芽再次萌发生长并最终形成稻穗...
[湖南]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溆浦陈彦汝团队创建高素质农民培养新模式
在溆浦县,一场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2020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了“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开启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有一位从事农业教育13年的女教师——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负责人陈彦汝,作为溆浦农民田间...
炎炎夏日,在益阳市大通湖区,一幅壮观的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6.5万亩晚稻秧苗已陆续迈入分蘖期,展现出令人欣喜的良好长势,宛如一片“绿潮”涌动,向着丰收的彼岸奋勇前行。近年来,该区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种植新技术,提高了粮食的品质,通过加快农业新机械应用步伐,提...
[湖南]湖南多企业着力扩大东南亚出口市场——企业代表团参加2025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和饮料贸易展览会
7月28日,湖南省茶业协会、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北京皓北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组织12家出口茶叶及食品相关企业的30位代表及专家共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2025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和饮料贸易展览会,并开展广泛调研交流与宣传推介活动,力促扩大东南亚国际市场,开辟新渠道市场。德康...
[湖南]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再生稻单产 大通湖区一农场头季亩产701.68公斤
8月5日,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18亩再生稻无人农场示范片稻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的稻谷被转运到指定位置接受专家测产。经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东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学会的专家...
8月6日,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举办以“长寿圣果麻阳黄桃”为主题品鉴会,通过专业评审与大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麻阳黄桃的品质规格、营养功能及质量安全,以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品鉴会由麻阳县农业农村局举办,邀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南零陵区积极引导各地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一批独具地域特色、承载文化内涵的乡土特色产品,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邮亭圩镇培育了“邮...
近日,湖南省江永县“‘八良’夯实发展根基‘蔬’写产业增绿生动篇章”案例入选第三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推介名单,该案例是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江永县聚焦蔬菜产业绿色发展,坚持以“港菜”标准种菜,以“港市”工艺制菜,以“港商”要求供菜,巧念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