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座座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村博物馆孕育而生,成为屹立在广袤乡间的一道人文景观。这其中,乡村产业文化博物馆也走入人们的视野,因其对产业文化的挖掘、展示、推广,为乡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个新路径。
走进长春网红打卡地之一的中国梅花鹿博物馆,一件件与梅花鹿相关的老物件,印刻着鹿乡悠久的养殖历史及文化,从鹿标本到鹿茸传统制作,双阳区300多年的地域文化和梅花鹿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双阳区梅花鹿等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在双阳区,满医满药博物馆、盛世图腾马文化博物馆等等,同样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区别于一般博物馆,乡村产业文化博物馆与当地的产业密切相关,对区域产业自身的历史记录,往往是当地社会历史的一部分。有些历史悠久的行业甚至是人类生产、技术、科学发展的一段缩影,是一个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展览、体验等形式,人们了解了产业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也增强了对产业的认知和认同。同时,乡村产业文化博物馆的经济属性又与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相连接,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特色产业品牌,为产业发展厚植了文化底色。
建设乡村产业文化博物馆,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更大范围推广特色产业。2017年,榆树市大坡镇徐家窑博物馆落成后,每年都要接待近万名游客。在博物馆里人们了解到,大坡古城是辽金时期的重要城市,博物馆展出了古城古窑出土的砖瓦文物,徐家窑青砖青瓦烧造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烧造工艺和传承过程,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通过参观和学习,游客和农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坡镇古窑产业的历史和现状,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认知水平。这不仅增强了当地农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为当地的文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互联网的发展对博物馆信息传播方式和营销方式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未来,乡村产业博物馆可以加强数字化建设,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和体验感,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另外,乡村产业博物馆可以加强互动体验环节的设计,让游客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农村产业的体验和学习中来。例如,可以设置农产品加工体验区、农事活动体验区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农村产业的乐趣和魅力。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提高展示水平、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当地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合作,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旅游品牌,进一步推进农业及旅游业的升级。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