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玉米灌浆期,白城市通榆县双岗镇林海村广袤田野上,秋日管护正迎来科技“协奏曲”。通榆县农夫大田合作社通过精准密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农业植保无人机三大技术协同发力,将传统农事升级为智慧农业样板,为粮食丰产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如今的秋田管护,早已不是“看天吃饭”的老路子,通榆县农夫大田合作社在4300余亩玉米农田,依托井电设施实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自动调节水肥配比和输送量,既节水又为玉米各个生育期提供精准营养配比,为玉米高产提供保障。“因为是第一年整治的土地,我们采取精准密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现在看长势也非常好,产量可能有大的突破,个别好地块有望创造3万斤左右纪录,整体地块平均达到2.5万斤是没有问题的,长势达到预期水平。”通榆县农夫大田合作社经理李明说。
“嗡嗡嗡”伴随着轻微的轰鸣,一架植保无人机在田间低空盘旋,机翼下的喷头均匀喷洒出雾状药剂。据了解,一台无人机一天能喷1500亩地,不仅能精准控制药剂用量,还能通过GPS定位规划航线,避免漏喷、重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保障玉米健康生长。
李明说:“现在是第三次植保,这次植保防虫防病还可促早熟,这些天,农技专家来田间进行指导,让我对今年增产增收更有信心了。”
从秋田管护的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供给”,再到飞防作业“高效护航”,科技正成为农业生产的“硬核支撑”。如今,通榆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广智能机械化种、管、防、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指导,让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高效化,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搭上科技快车,在希望的田野获得丰收与幸福。(中国吉林网 记者 毕琨宜 通讯员 王贺 王雪)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