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铁岭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双过半”、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为农业大市,铁岭坚持乡村振兴,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扛起新担当。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率和竞争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抓好改厕、抗旱井及水毁道路等涉农项目排查整改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充分释放铁岭农业资源优势,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玉米、生猪两条产值超200亿元的全产业链,以及梅花鹿、肉牛、榛子、花生、肉禽、水稻六条产值超100亿元的全产业链,推进优势产业成群成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干净整齐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完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片区化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置问题,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80个,支持开原市、昌图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
铁岭市作为辽宁省的“米袋子”,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围绕粮食、畜牧等主导产业,坚持走具有铁岭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线。铁岭市拥有1000万亩耕地,全域耕地都在东北黑土区内,占辽宁黑土区耕地面积的36%。多年来,铁岭市以占比全省13%的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占比全省16%的粮食产量,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
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在“保数量”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在“提质量”上,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利用“三项工程”,举全市之力保护黑土地;在“管用途”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良田粮用原则,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
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方面,铁岭市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以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围绕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和关键要素,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聚焦“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高产”,实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挖掘优势作物增产潜力。巩固大豆和油料扩种成果。同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通过“稳面积、增单产”,促进粮食作物均衡增产。
在粮食生产政策保障方面,一是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种植业保险等惠农政策,稳定农民种粮预期,让农民种粮能挣钱。二是持续鼓励和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探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努力提高土地规模经营边际效益。四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依法依规净化农资市场。
下一步,铁岭市有决心、有信心为巩固提升辽宁粮食主产省地位作出更大贡献,努力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铁岭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