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又一个晴朗夏日,辽宁12316金农热线迎来了自己二十岁“生日”。从草创到初具规模,再到拓展完善、日臻成熟、升级迭代,二十年间,金农热线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直至今日,发展成为国内优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幼苗长至巨木,溪流汇成汪洋,其间,浸透着许许多多难以详述的勤勉与奉献。在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里,值得热线人既喜且歌。
作为辽宁农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三农”重要项目,金农热线二十年的发展轨迹佐证着农业信息化从工具革新到服务模式重构的跃迁蝶变。截至2025年6月末,辽宁12316金农热线服务总量超过3500万例,累计采集价格信息数据逾50万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80%以上乡镇村屯。金农热线的创新实践不仅成为辽宁农业信息化的有力推手,更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辽宁方案”。
二十年间,金农热线多次获得领导肯定和鼓励,接待国家部委领导、兄弟省份同仁、社会各界代表调研、考察、参观难以计数。“金农热线团”服务工作先后两次被辽宁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季度最佳实事。在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上,金农热线团队一举摘获组委会优秀设计、优秀组织、优秀案例和推广应用4项大奖。热线团队于2015年和2017年被辽宁省直机关工委评为“青年文明号”。2022年,热线团队获得辽宁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6—2022年,金农热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获得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23年,《辽宁12316金农热线智慧服务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评定为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累累的成果和荣誉,无声地诉说着热线人多年一以贯之的坚守与执着。
随着农业农村信息化不断演进,金农热线紧跟信息技术动态,坚持主动创新,注重农民体验,推动信息服务手段从固定电话、广播电视、短彩信、专题网站向移动手机终端、无线网络视频、虚拟社区交流等发展,不断提升信息服务质效。近年来,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新形势,适配农民面向大市场发展种养业信息需求,热线团队借鉴社交软件互动、扁平交流的设计思路,专门开发12316辽宁农业信息服务云,基于“云端”开展“一站式”便捷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民个性化信息需求。
开通伊始,金农热线就致力于创新服务模式,探索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深度融合,扩大服务覆盖面。热线与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台共同打造《黑土地》节目,深受农民喜爱,热线用户与日俱增,同时带动电台收听率攀升。开通以来,辽宁广播电视台乡村台与热线合作制作《金农热线》节目,每天播出1小时,累计播出7000余期。基于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热线还与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深化合作,共同推出12316金农热线分析节目录播300余期,推出“专家一点通”节目近700期。为进一步推进媒体协作,热线与辽宁电视台、辽宁电台、辽宁农民报、新农业杂志社等媒体联手,实现“1+5”信息互动。通过传统媒体的宣传,使热线用户实现了飞跃性增长,开通仅仅数年,年服务量就突破100万人次。
2019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农业问题成为共识。金农热线依托已有的知名度和用户基础,相继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快手号、抖音号等自媒体,继续拓展服务模式和用户规模。热线微信公众号现有500余个微信粉丝群。2021年开通以来,“金农热线”快手号发布短视频作品1000余个,发起直播700余场次,短视频作品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130万次。
随着AI的兴起,金农热线迅速试水人工智能服务,2025年2月,辽宁12316金农热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成功接入DeepSeekR1模型,显著提升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人工智能的加成,热线服务不仅集成了DeepSeek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过程的先进模型,更融合了语音识别、AI搜索等功能,而且还与热线开通20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了无缝对接。
服务政府决策,当好“三农”发展智囊团。热线依托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网络和专家资源库,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一是构建动态监测体系。通过热线数据归集分析,实时掌握全省农业生产、市场供需、灾害预警等动态信息,累计形成专题报告上千份,为制定粮食生产、畜牧养殖、农产品流通等政策提供参考。二是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作为政府部门与农民的信息“直通车”,热线年均解答政策咨询超20万人次,重点解读惠农补贴、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三是助力应急管理。在非洲猪瘟、台风洪涝等突发事件中,热线第一时间开通应急专席,提供防疫指导、灾情评估等服务,协助政府部门快速响应、减灾止损、稳定民心。
完善服务体系,筑牢为农服务主阵地。聚焦“一体化、专业化、智能化”目标,热线逐步构筑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一是延伸服务触角。在全省设立省级中心、市级分中心、县乡村级远端坐席,形成“省级集中覆盖,地方突出特色”服务格局,年均处理咨询逾100万例,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二是整合资源优势。联合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建专家库,涵盖种植、养殖、农机等12个领域,通过“专家坐席+远程会诊”模式,解决技术难题3万余个。三是创新服务手段。开发12316APP,建立智能语音应答模式,上线视频诊断、在线直播培训等服务内容,推动服务从“电话端”向“指尖端”延伸;当前,线上服务占比提升至70%左右。
聚焦农民需求,打造惠农助农“直通车”。金农热线自开通以来,始终以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工作出发点,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精准对接生产需求。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供“一户一策”式指导,年均推送农技信息1000万条。二是畅通产销对接渠道。协调各机构、企业以及“农超对接”“电商助农”平台,免费为农民发布各类供求信息,有效缓解“卖难买贵”问题。三是强化维权保障功能。设立专门服务专席,协助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处理补贴资金发放、农村改厕、大棚房、农资纠纷等投诉案件,成为农民权益“守护者”。
历经二十年的耕耘、守望,二十年的披星戴月、殚精竭虑,金农热线已经从单一话务咨询平台发展为集信息服务、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未来,辽宁12316金农热线将围绕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应用,拓展智慧服务场景,强化多方协同联动,为辽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让“金农热线”品牌更加响亮、服务更加温暖。
廿载晴雨,热线人驻守信田,拾穗与农语;廿年拼搏,热线人以柔声为步履,丈量这脚下你我深植的黑土;廿年坚持,热线人随初心逐梦,涓涓细流终成壮渠……
这一路,热线人自勉:虽风雨同行,但行则将至。
下一程,我们收点行装,纵星河难越,亦探向云端。
在现代农业建设的激昂节奏中,热线的足音仍然铿锵;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中,热线人的身影始终是一抹靓色。 (辽宁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信息部)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