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于洪区以党建为引领,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多业态融合、多模式创新,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跨村联建 百村同行
于洪区深入实施农村党建牵引示范工程,以四环产业大道、美丽乡村绿道、蒲河生态廊道为依托,精心打造3条农村党建示范带;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推动“抱团发展”,将全区81个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以“组织联建”激活“产业联兴”新动能;统筹组建种植、农机等10个产业联合党委,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东甸子居家服务产业联合党委主营民宿项目,整合2个村293万元资金,在风光秀丽的蒲河生态廊道旁打造民宿集群,共占地3.5亩,建有6栋民宿,一次性可容纳26人入住,为区域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万金产业联合党委成功培育“万金蟹田大米”绿色品牌,旗下“赵菽”大米火爆出圈,热销全国及新西兰等海外市场,累计销售超100吨,销售额突破50万元,今年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2万亩优质稻米订单农业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6人,预计带动户均增收2.3万元。
光辉农机产业联合党委整合各村集体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资源,在春种秋收时节,统一调配、集中服务,有效提升农机使用效率。
整合农户 聚力共富
针对小农户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于洪区引导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创办“强村公司”、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提高土地规模化、生产社会化、农民组织化“三化程度”,让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
前辛台村党支部整合小农户、走进大市场,创办集产供销于一体的沈阳栾翠配送有限公司,通过销售本村和邻村特色农副产品,现已打进500多个小区,并与7家副食集团、养老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销售额突破260万元。于金村党支部创办集体企业沈阳众金鑫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重点开展“代养鸡”业务,并统购统销全村250余户村民家中的鸡蛋,使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利益实现双赢。
目前,全区共发展党组织创办强村公司、合作社25个,布局发展集体经济项目40个,带动集体、农户增收902.85万元。
盘活资源 多元增效
于洪区深挖存量资源资产潜力,引导各村充分盘活建设用地、老旧大棚等集体资源资产,并创新推出“三农直通车”活动,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下沉一线,集中“会诊”、开出“良方”,让沉睡的集体资源焕发新生,专题召开“基建类”“设施类”协商会,全程协助各村推进项目建设、规范履行程序。
解放村、刘家村等5个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成千余平标准化厂房、库房,通过对外出租稳定增收;马三家村、静安村等5个村高标准建设智能温室大棚,重点发展铁皮柿子、藤稔葡萄等精品果蔬种植及柳根鱼养殖,建强主导产业。
在此基础上,于洪区依托马三家街道、光辉街道现代设施农业基础,创建2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园区,规模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引导村集体资金、村民资金向示范园区集聚,不断提升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实力。
一系列组合拳落地见效,于洪区实现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跃10、破20”阶梯式跨越,去年总量突破2000万元。(人民日报客户端辽宁频道 胡婧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