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7日,一场跨越千里的农业产销对接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团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破解高端销区密码,为“辽农优品”南下开辟新路径。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世伟带队参与调研活动。
本次对接团阵容专业多元,由省农业农村厅市场处负责人、省内农业企业家代表、相关市县政府代表及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专家代表共同组成。调研行程紧凑、层层深入,从智慧农业的“数字大脑”到新零售的“创新现场”,从头部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到批发市场的选品标准,全面探寻上海高端市场的需求特征与准入逻辑。
在上海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海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的实时数据大屏引发对接团关注,数据清晰勾勒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溯体系。鞍山台安县、锦州义县、盘锦农委等市县政府代表围绕技术落地细节展开深入咨询,对数字赋农的实践成果深表赞叹。
走进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零售前沿阵地,“超市+餐饮+物流”的融合模式与“29分钟送达”的极速体验,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上海零售企业更以详实的数据画像,精准描绘出“品质高、小包装”的主流消费偏好。面对市场信号,辽宁企业迅速回应:盘锦农业的大米将优化品质,舟度农业的本地葡萄尝试“变小”入市,小市一庄的小包装产品加速重启……一场围绕市场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悄然启动。“单靠经验、固守传统的老路子走不通了,现代农业企业必须拥抱数字化才能站稳脚跟!” 颐晖农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辽宁企业家的共同心声。
在从豆腐作坊发展为拥有21大类超5000款产品的百亿级企业的清美集团,辽宁企业家们目睹了其20余年深耕主业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深受震撼。海城云沣企业负责人直言“找到了差距与方向”,决心梳理优化产品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百年品牌助力辽宁经济发展。
调研最后一站,对接团携辽宁草莓、西红柿等优质农产品走进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鲜艳的果蔬刚一亮相,便吸引了市场商户关注,清甜口感与优良品质收获连连好评,双方当场互留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对接团还专程探访第八届进博会,在国际展台前捕捉行业新趋势,为“辽农优品”对接全球汲取经验。
此次调研清晰勾勒出上海市场的消费图景:有机、绿色、无公害成为“硬通货”,高品质、个性化、小包装需求持续走强。这为辽宁农产品精准对接上海市场指明方向。调研也显示,上海市民对辽宁优质农产品接受度高,企业需在稳定产量基础上,强化市场意识与品牌意识,讲好辽宁故事,提升产品影响力。
辽沪两地以此次调研为契机,下一步,将以上海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搭建常态化农业产销数据平台,借助数据建模与分析能力预判产销趋势,指导辽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助力上海搭建高效供应链,构建“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链条协作生态。
从“辽农优品”携辽河沃土之馈南下寻机,到沪企借浦江潮涌之势北上布局,这场跨越千里的产销对接,正推动南北农业资源互补、优势叠加,奏响辽沪农业协同发展的新乐章。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