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的田野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在田间轰鸣作响,一排排挺拔的玉米秆应声倒下,金黄的玉米棒被快速吞进机舱;花生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将刚刚犁出的花生摘果、装袋……与此同时,街道农技站的专家们早已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即将开始的水稻收割和冬小麦备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今年玉米和花生长势还可以,但最近这天气却有些反复无常。”站在地头,太平街道八间屋村种粮大户王沛阳抹了把汗,指着正在作业的收割机说,“多亏了街道提前协调好了机械,还给我们说了技术要点,这下心里踏实多了。”
为确保颗粒归仓,太平街道组织农技人员分包到村,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除了现场指导,还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天气信息、农机供需情况和田间管理技术,引导农户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抢收。提前对辖区内所有农机具进行了摸底排查和检修保养,并积极联系外来跨区作业机械,确保农机投入充足、调度有序。
针对部分地块因最近频繁降雨可能导致田间积水的问题,街道已组建了多支应急服务队,配备了抽水泵等设备,随时准备帮助农户抢排积水,为农机下地作业创造条件。对于即将到来的水稻收割季,当地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万一收割后碰上连阴雨,稻谷没地方晒,会发霉变质,该怎么办?”水稻种植户郭立尚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对此,太平街道农业办主任陈则光表示:“群众的担忧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协调周边的粮食烘干厂,提前摸底烘干需求,建立对接渠道,确保收获的稻谷能及时烘干入库,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
当前,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正全力做好水稻收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下一步将紧盯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收割计划,统筹做好农机调度、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水稻收割顺利推进,力争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人民网)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