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的工作,杜锦介绍,通俗理解就是选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种植收入;同时破解玉米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为农民朋友种植玉米“保驾护航”。选育优良的玉米品种是一项周期很长且十分辛苦的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却一无所获是常有的事。杜锦说,一粒种子种下去,要到收获时才知道最终结果,一般获得稳定遗传的玉米自交系,需要培育七八代,仅在天津选育的话就得七八年。如今,通过每年夏天在天津种一季,冬天在海南种一季,可以将育种时间缩短到四年。也正是十年里不断南北奔波,扎根田间一线,杜锦选育出两个优质的鲜食玉米品种并进行了示范推广。
因为这些年一直在田间地头从事育种和绿色高效栽培的研究工作,杜锦足迹遍布武清、蓟州、宝坻、静海、西青等涉农区,认识了大量玉米种植户。“农忙时期,我基本一周三天都在地里待着,盯着种植现场。”杜锦说,和农民打交道多了,大家也知道这位大学老师是个种玉米的“行家里手”,什么种子好、倒春寒时怎么有效防止玉米苗冻坏等问题,都能从他嘴里找到答案。针对天津地区缺水,抗旱性玉米品种较少的问题,杜锦引进了农单系列抗旱玉米新品种4个,在天津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科技特派员,在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服务企业,近五年协助企业、合作社申请获批科研项目8项,审定玉米品种3个……这些都是杜锦助力乡村振兴实打实的成绩。
2023年,蓟州区的经济薄弱村尤古庄镇小尤庄村辗转找上门求助,希望能种植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带动村民增收。杜锦和同事们经过实地调研后,将自己选育的鲜食玉米作了推广,因为鲜食玉米经济价值高但比较“娇气”,杜锦手把手将种植“诀窍”悉心教给当地种植户。最终经过验证,村民一亩地的收入实现了翻番。这些年,天津市种植的鲜食玉米有10万亩,杜锦平均每年指导2万亩种植户。籽粒玉米天津种植200多万亩,他累计指导超20万亩。
杜锦坦承助农工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每次在地里待到三四点,返程回市里的途中经常打盹”。但是种植户大多数都是和他父母同龄的人,看着他们得到帮助、实打实增收后露出喜悦的笑容,杜锦觉得:“确实也挺欣慰的,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真是值得。”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