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加大了二产板块的投资力度。”日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新疆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胜说,在林果加工方面,公司建成了1万吨果蔬气调保鲜库、果品精深加工车间等,加工能力提升到每年5万吨;在花卉苗木方面,公司建成数字化智能连栋温室等,花卉苗木培育能力达到年5000万株(盆),使农林产品附加值稳步增长。
成立于2012年的新疆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犁冠通”),围绕粮食、林果、香料和文旅四大产业,已建成新疆伊宁县、新疆特克斯县等七大生产基地,年产值达50亿元。而当初辞去国企工作,从四川来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创业的尹胜,最先从事的是粮食收储。
“看好新疆伊犁州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把目标瞄准了绿色农业融合发展。”尹胜说。
2016年,新疆伊宁县对外招商引资,尹胜抢抓时机拿下了6万亩荒漠化土地治理项目。
荒漠化土地最缺的是水,尹胜带领团队先后对水利灌溉设施进行投资建设,3年时间里建起大型扬水站,铺设高效节水管网超过2.8万公里。针对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的问题,通过施有机肥等方式,持续对土壤进行改良。由于荒漠化土地土质薄、石头多,3年时间里,新疆伊犁冠通全员持续出动,徒手去捡石头。
投入10亿元,经过6年持续整治,曾经的万亩荒地如今已变身为新疆伊宁县天山花海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项目。依托土地条件,园区里分别种植了2万亩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1.8万亩新梅、树上干杏等特色林果,以及单体连片2.2万亩薰衣草产业基地,植被整体恢复率达到72%。
自2021年试运营以来,天山花海融合示范项目接待游客量稳步提升,2023年累计接待超30万人次,成为新疆伊犁州热门景区。
与此同时,七大农业种植生产基地步入正轨。新疆伊犁冠通实现年种植及收储玉米、大豆、小麦100万吨,年生产有机肥20万吨,年产绿色、有机水果4万吨等。
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新疆伊犁冠通抓好品牌和营销体系建设,创建了“域见·天山花海”薰衣草香料、“夏天的果园”鲜果干果等品牌,在上海、江苏等地设立营销中心,并打通线上线下,搭建起“疆选”电商平台,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新疆伊犁冠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仅天山花海融合示范项目,农忙季节的日用工逾2800人。依托农事作业、精深加工和旅游服务业,季节用工人数每年超45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目前,新疆伊犁冠通已形成集农林种植、保鲜物流、精深加工、休闲采摘、产品研发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2023年,天山花海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尹胜说,公司将始终坚持农林旅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建设有特色产业支撑、有生态宜居环境、有高效运营模式的现代农业产业业态,发挥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做好绿色农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