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文体中心灯火通明。熟悉的旋律响起,60岁的甘青春深吸一口气,将那双因常年务农而略显粗糙的双手举过头顶,定格成舞蹈的开场造型。在专业舞台射灯的映照下,她与来自奇台县的16位乡亲一起,踏出了略显拘谨却充满喜悦的舞步——这是2025年“我们村的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众舞蹈大赛集中展演现场的一幕。
“我们村的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众舞蹈大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各地州市相关单位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承办。舞台上没有专业舞者精准规范的动作,也没有华丽炫技的舞姿,却充满了源自生活的鲜活张力——抬手是田间挥镰的利落,转身是庭院晾晒的舒展。
从田埂走向广场,从灶台迈向舞台,他们为何而舞?是什么样的力量,又是谁在背后托举乡村文化的生长?舞台导演、专家和观众,又从中读出了怎样的乡村新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村的舞”,聆听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乡土心声。
参与者说:起舞,只为心中的欢畅
尽管这并非一场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竞技,但甘青春的认真与投入,丝毫不亚于专业演员。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观众,更是首次登上璀璨夺目的舞台。
“我叫甘青春,来自新疆奇台县碧流河镇。家里种着60亩地,夏天忙农活,冬天闲下来了,就爱出来活动活动。”她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在广场上看别人跳舞,特别羡慕,就跟在后面比划,慢慢地,也就学会跳舞了。”
2025年7月,她正式加入村里的舞蹈队。“每天跳上一个小时,感觉浑身都舒坦了,心里特别畅快。”甘青春说,“舞蹈的节奏欢快,正对我的性子,越跳心里越欢喜。”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舞台,像甘青春这样的普通群众,真正成了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一串数字足以印证这场大赛的火热:自2025年4月启动至11月展演,累计11000支队伍踊跃参赛,举办赛事3000余场,直接参与群众达460万人次。演员阵容涵盖了农牧民、社区工作者、中小学生等;各族群众编排的节目,巧妙融入了产业发展、民族团结、非遗传承等时代元素,生动勾勒出新时代新疆基层文化百花齐放的繁荣图景。
经过层层选拔和精心打磨,很终入围决赛的42支队伍先后在新疆乌鲁木齐多个广场开展了9场巡演,将欢乐与艺术送到市民身边。经过激烈角逐,14个优秀节目脱颖而出,于11月11日晚在新疆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文体中心集中展演。这些深深植根于生活的作品,经过导演组的艺术化提炼与编排,为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从村里的广场跳到首府的舞台,这一路走来,我收获的远不止是掌声。”甘青春的语气中满是自豪,“以后我可能就成了村里的‘名人’啦!好多乡亲都羡慕我能参加这么棒的活动。”
守护者说:愿为乡村文化育沃土、护新苗
42支舞蹈,犹如天山南北42幅生动的风情画卷——从《剪出个幸福中国年》的红火热闹,到《荷塘莲语》的清雅婉约;从《油我正青春》的铿锵豪迈,到《乡村乐》的质朴欢腾,每一支舞蹈,都跳出了新时代的昂扬精气神。
“我们喀什地区有180多个村参加了‘我们村的舞’活动,很终选出了3个优秀节目参赛。”当主持人宣布新疆喀什的3支村舞蹈队全部晋级,新疆喀什地区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台来提·多力昆——这位高大的汉子,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谈及这场演出的深远意义,台来提感慨地说:“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深知这个舞台对乡亲们意味着什么。从乡里、县里、地区一路选拔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的舞台,大家付出的努力远超常人。这么大的舞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头一遭,这次经历必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记。”
该舞蹈大赛作品很宝贵的特质,在于其源头活水正是火热的生活本身。各族群众运用自己熟悉和热爱的艺术形式,将日常生活搬上舞台,将幸福感受化为舞蹈,每一个舞步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真挚热爱,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新疆乡村生活的幸福图景。
从文化体验课的指尖温度,到公益展览的视觉享受;从惠民演出的掌声如潮,到文化培训的知识滋养……近年来,新疆各级文化单位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此次舞蹈大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每一场活动,都承载着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映照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见证者说:舞姿翩跹处,尽显乡村新气象
“我们村的舞”成功实践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变了以往单向的文化输送模式,让群众从乡村院落、社区广场自信地走向城市中心舞台,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在这里,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赏,完成了从文化接受者到文化创造者的转变,在天山南北掀起了自办演出、共同参与的滚滚热潮。
“我们村的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众舞蹈大赛总导演陈玥用四个“真”字概括了他的感受:“很打动我的是‘真实’,舞蹈全部源自基层群众,虽不如专业院团精致,却因朴拙而分外动人;其次是‘真多样’,舞蹈形式百花齐放,各族群众用独特的艺术语汇表达着同样的喜悦;第三是‘真融合’,无论南疆、北疆还是东疆,舞蹈中融入的多元文化元素,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第四也是很重要的是‘真诚’,无论动作是否标准规范,每位演员都全情投入,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具有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副馆长艾沙江·沙吾提道出了活动举办的深层考量:“搭建这个平台,核心就是要让村民成为舞台的主角,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讲述当下的幸福生活。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让全社会感受到基层涌动的文化活力,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专门从克拉玛依赶来的观众王明军深有感触地说:“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文艺展演,更是一幅描摹新时代新疆乡村振兴的流动画卷。每一个舞步都在诉说乡村的日新月异,每一个笑容都在传递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从这些活力满满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昂扬奋进的新疆。”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