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河、红河水位上涨,全县6个乡镇均发生洪涝灾害。经初步统计,截至9月9日17时,共造成861户2150人受灾,已妥善转移安置群众714户2130人,无人员伤亡报告。 面对紧急严峻的防汛形势,河口县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判...
[云南]云南迪庆深入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打响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 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刚刚过去的暑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夏日文旅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仅迪庆州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6个景区,7月至8月接待旅游者1724548人次。 山水相逢,情谊自融。火爆的文旅产业搭建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大家在行走、接触、参与、感...
云南省保山市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体抓好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按照省委提出的“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工作“三部曲”要求,凝心聚力谋改革、不畏艰难抓落实、团结务实促发展,扎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保山实践。 驰...
白露刚过,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三光片区的猕猴桃种植基地,5000余亩连片的猕猴桃映入眼帘,一片翠绿,郁郁葱葱。 西畴县三光片区曾因“树木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三光片区各族群众紧紧围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
[云南]云南西双版纳:探索“繁育+回归”模式 加强傣医药保护与利用
近年来,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纳板河管理局)依托傣医药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及社区减贫示范项目,积极探索“繁育+回归”模式,持续加强傣医药保护与科普宣传教育,推动傣医药推广和利用。 走进纳板河保护区资源植物繁育圃,可以看到成片的紫色姜、滇...
金风送爽,硕果盈枝。在秋色宜人的九月春城,我们迎来了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的开幕。又一年聚首,迎来不懈努力结出的丰硕成果;又一年握手,分享面向未来的崭新蓝图。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产...
今年以来,为有效提升粮食储备实力,云南省多渠道齐发力,政府储备粮、家庭储粮、社会责任储备等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新增储备粮和食用植物油规模任务。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7日,云南省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增储任务。截至7月31日,全省在库粮食超过保底...
[云南]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国”金字招牌 云南南华县聚焦重点靶向监督野生菌产业发展
“刚下山的香喷头和黑牛肝,要不要买点?”“称几斤鸡枞,回家炸鸡枞油!”时值野生菌交易旺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野生菌交易市场人头攒动,卖菌的、买菌的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以菌闻名的南华,吸引着八方来客到此逛野生菌市场、吃野生菌火锅、过野生菌美食文化节。...
《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天麻“治风虚、眩晕、头痛”、被古代医家尊为“珍品”。 天麻,兰科天麻属植物,是一种无根无叶的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它的干燥块茎同名天麻,又叫神草、赤箭、白龙皮。作为一...
[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 | 人参果满溢好滋味 云南石林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
截至目前,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专业从事人参果种植、销售、育苗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90余个,实现人参果年均综合产值30亿元,亩均纯收入6491.11元,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余人,户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多年来,石林彝族自治县全力打造人参果产业,推进人参果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