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欢乐的《丰收序曲》舞蹈中,重庆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农民农耕赛事运动会在忠县马灌镇热闹开幕。这场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节日盛会,不仅让农民站上C位,更通过“1+6+12”系列活动串联起全市丰收图景,用农耕乐趣、数字赋能、文旅融合勾勒出巴渝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田间赛场“接地气” 农民主角乐开怀
“扑通!扑通!”随着一声哨响,27支区县农民队伍的选手们“全副武装”扎进稻田,双手在泥水里摸索,时而俯身追鱼,时而组队围堵——这是现场最热闹的“稻田摸鱼”比赛。潼南金柠绿蔬队的何建梅干劲十足,不一会儿就装满一竹篓,她所在的队伍最终以40.15公斤的捕鱼量遥遥领先,满身泥点的她笑着说:“累但开心,咱农民也能在赛场上为家乡争光!”
赛场边的“农民丰收秀”同样吸睛:大姐们担着竹筐、提着木桶踩鼓点走秀,大哥们披蓑笠、扛锄头、扶木犁大步前行,乡土气息十足的表演引得村民欢呼不断。另一边的“稻浪挥镰夺丰收”赛场,开州新农人周伟手持镰刀快速收割、捆扎,动作娴熟利落。“我是种水果的,割谷子也是老本行!”周伟感慨,如今政府常组织技术培训、外出学习,“在农村干事有奔头,丰收节更让咱农民有了自豪感。”
3公里“欢乐村跑”赛道环抱果园村,沿途补给站摆满柑橘、花生等本地农特产品;“五谷接力”模拟秋收场景,选手们协作传递粮袋,把丰收的喜悦融进每一步奔跑。没有专业场馆,田野就是最好的赛场;没有复杂的规则,质朴的快乐才是核心——这场农耕运动会,把劳动变成了庆典。
数字惠农添动力 “网络强村”开新局
热闹赛事背后,更有实打实的惠农举措为乡村振兴“加码”。开幕式上,重庆正式发布首批100个数字乡村(“网络强村”)建设名单,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将通过资源下沉,用互联网赋能农产品销售、基层治理和网络安全,让数字技术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电商平台也同步发力:“巴味渝珍”上线丰收节数字专区,重庆移动通过渝益农平台推广区县特色农产品,高德地图发放100万元打车券方便市民赴乡村消费,京东设立惠农专项采购资金,抖音为丰收主题短视频推送500万精准流量。“以前卖货靠赶集,现在手机直播就能把柑橘卖到全国!”忠县种植户李大哥指着会场的直播展台说,去年通过电商,他家的柑橘销量翻了一番。
现场还集中推介了三条巴渝和美乡村休闲旅游线路:主城都市区的“都市休闲之旅”、渝东南的“民族风情之旅”、渝东北的“壮美库区之旅”,诚邀市民走进乡村,既能体验农耕文化,也能助力农产品销售。
全市联动掀热潮 丰收喜悦满巴渝
不只忠县主会场,重庆各区县的丰收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万州以“村歌+”为特色,搭起“村歌集市”“村歌文旅”舞台;南川举办农特产品展销会,直播间里主播忙着为笋干、蜂蜜带货;云阳大阳镇黄岭社区摆起“田间灶台”,一场“贡米乡韵·灶火田间”厨王争霸赛香气四溢;璧山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把丰收节变成“充电”好时机。
“坚持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农民主体,就是要让丰收节成为展示‘三农’成果的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阵地。”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9月到11月,市级6类专项活动与区县12项特色活动将持续推进,既让农民共享丰收喜悦,更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稳。(邓佳星 邓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